人生来就以个体的形式存在,注定人生而孤独。
你好,我叫某某某,很高兴认识你。对方依样自我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彼此伸出了无形的触手,采集对方的信息,最为重要的是,传递了自己的身份。
好了,从此,在这个人的生命里,有了我存在的痕迹,那么这个人,即是我存在于世界的证明。
若是有幸成了朋友,关于我更深层次的种种,兴趣爱好、是非观念、精神内涵,他都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这个人,就是部分我的映射,在他身上,能清清楚楚看到自己存在的姿态,多么奇妙的感受。
随着这样的触手越伸越多,一张网建立起来。
网越密,我们存在的痕迹越多,存在感越强,这是证明即使作为个体我们也并不孤独的高明手法。但,相对的,网越密,也越不透气,繁琐纠缠如影随形,也要花更多的心力去维持其中的牵连。
并且,当有一天,你清醒过来,你不再满足,你发现,即使处于这样一张充满了你存在痕迹的大网上,你仍旧是一个孤零零的节点,别人只能证明你的存在的痕迹,却不一定能听懂你心里的声音。厌倦、逃离的念头就从此刻产生,真心诚意也逐渐沦落为曲意逢迎。
人总归是群体动物,所以逃不开的。你可以厌弃,但无法逃离,活着若是缺少了这张网,就此脱离了群体,人就如同漂泊无依的浮萍,两眼茫茫,不知该去往何处。
于是,清醒的人选择了缩小自己的网,和其中一些节点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最好能融为一体吧。
亲人,爱人,朋友,在其中选择气味相似的同类,肉体上各自独立,精神上相依为命。
比存在感更深层次的归属感就从其中衍生。
如果说证明存在的方式是触碰,那么,提供归属的姿态则是接纳,好与坏,美与丑,是与非,完完全全地接纳。
接纳对方在外与内在的种种,接纳对方进入自己的生命,接纳对方融入自己的血骨。
这样一个张开双臂,随时准备好拥抱的姿态,才能让两个个体紧紧契合,成为一个整体,才足以长久地温暖另一个孤独的个体。
现实的归属——遮风挡雨的家,精神的归属——懂你爱你的人,两者兼备,就能让你感到,你不仅存在,并且,你的存在具有意义。你虽是孤独的个体,但却以世俗独有的形式和别的个体紧紧粘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存在感让你感受到活着,归属感才能为你的生命提供温度。
没有归属感的人,艳阳高照都觉孤冷无依,有了归属感的人,狂风暴雨依然心怀宁静,大概因为知道,爱你的人永远张开怀抱,接纳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