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即梵语“禅那”(Dhy'na)的略称,意思是沉思、静虑。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
最早始于魏晋时代佛教徒中的知识分子,他们之所以提倡禅法,源自于印度的瑜伽,期望从静坐调息以至于四禅定六神通中达到那个清谈虚无的神仙之境。
后来慧能站出来说了句著名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说不用求净土,净土只在你心中。不用坐禅,见你本性即是禅。不用修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即现在常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义玄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
这种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做事以求好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如何只在乎做事本身。以禅宗的角度讲,一个人的行为不引起任何结果,那么在他以前积累的业消除净尽以后,他就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
“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感,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喻彼真人,亦复如是。”
正如金器的本身就是金子。现象世界之外别无实在性,正如金器之外别无金子。有些人,由于“无明”,只见现象世界,不见佛性的实在性。另有些人,由于觉悟,见到佛性,但是这个佛性仍然是现象世界。这两种人所见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是觉悟的人所见的,与无明的人所见的,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中国佛学常说的:“迷则为凡,悟则为圣。”
抛开了生脱死,六道轮回不说,从不修之修到不知之知,我们从无到有再到无的现世意义是什么?依然是吃饭穿衣,但如禅宗所说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著衣,未曾挂著一缕丝”。
山是山,水是水的背后不同的是精神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修”什么?“知”什么?不修和不知,是庄子所说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吗?
生活总是充满平淡无味,尘世间的心也被消磨得越发粗糙。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了,向外没有观看一朵云的移动,向内没有察觉一个念头的升起。“修”和“知”说到底就是从觉察开始柔软自己的心,最后无需觉察。
没有柔软的心是对立的,充满了是非判断,因此带来的喜怒哀乐此消彼长。习惯于评价的人,很难有觉察的态度;而保持在觉察状态下的禅修者,则较少有评价的态度。正因为身陷内心的评判,我们时常体验到焦虑与抑郁,“我应该”带来的目的、和“我不好”之类的评价是大多现代人心理问题的症结。
从这一点来说,禅修和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我们是学习、记录文字或是打坐的方式,都可以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人在冷静时静观默察,逐渐地摒弃评价性的态度。不迷信权威,也不迷信头脑,以中立的态度,只是去呈现与讨论内心现实,而不去评价与判断,这便是放下“我执”了。不为修道,不为成佛,一个“察”字,使人清醒,沉着。有了深厚的修为,便有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