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芳华》中有关高阳的唱词是:
惨咽泣血堪别袂,不见世上有情天……辩机,我们何错之有?
昨夜花已谢/何必却/今宵哭离别/未曾悔/是风霜/相逼严
回首蓝桥/梵骨何处湮/唤暂歇/朔风代系同心结
关于高阳公主,有太多的谜团,只是历史上记载她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可是最后她却因为和辩机和尚私通的事情,背负着千古骂名。
或许她的任性恣意妄为正是因为仗着父亲对她的宠爱吧。
从小大大小小的事情估计也犯过不少,但既然是最受宠的公主,自然不曾受过什么大的为难。
只是这婚姻大事,连普通老百姓都要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更何况是皇家的儿女。父亲自然是给宠爱的女儿挑选最配得上皇家大门的驸马。
因此选了名臣房玄龄二子房遗爱。
当然,皇家与大臣的联姻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场政治联姻罢了,皇帝自然也有拉拢大臣,加强皇权的打算。
而这房家娶了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当然要把这高阳公主当成神佛来供着。房遗爱也因此宠冠诸婿。
听说后来高阳辩机私通的时候,房遗爱也替高阳公主隐瞒,而高阳公主也赏赐了一些貌美的女子给他作妾。
两人倒也合作愉快。
如果说没有辩机出现的话,或许这场对于公主来说无趣的政治联姻也就那么将就着过下去了。可偏偏,今生遇上了他。
佛门中人自然有一种清高脱尘之感,而辩机又天资聪颖,彬彬儒雅。即便是从小生在帝王家锦衣玉食的公主也不得不被深深吸引。
从此高阳公主沦陷了,那个叫辩机的和尚走进了她的心里。
而辩机也没能抵挡住公主的诱惑。
高阳公主从小讨厌礼教的束缚,任性自由。
只是她不知道,有些事情,连寻常女子都是做不得的,更何况,她还是公主。
她跟辩机私通快活,她只知道她爱他,可不知道这么做会要了他的命。
当公主赠与辩机的玉枕被发现之后,上天就给了这么一个最高贵的人一种最残忍的死法:腰斩
而曾经受宠一时的高阳公主也失宠了,最后公主因为谋反被赐死。
然后他们的故事,就结束了。
辩机死后,高阳心中对生活燃起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或许她的谋反带有对辩机之死的不甘和对命运安排的愤恨。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谁又都能满足呢?
普通人家阖家团圆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高阳只想寻一知心人,相伴他左右,为他红袖添香。
其实,以前读到“辩机之死”只是觉得他们两人这段“不伦孽缘”令人可叹又可惜,可是现在想想,发现没那么简单。
辩机招惹的如果只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或许还罪不至死。而且唐朝民风相对来说还挺开放。可偏偏是这位嫁给房玄龄家二公子的公主。
我对辩机下场的原因有如下猜测:
一.维护皇家和大臣之间的关系纽带
高阳公主和辩机的私通,高阳可以不在乎,房遗爱可以不在乎。甚至房遗爱觉得和高阳送他的女子在一起和比高阳相处轻松快活多了。毕竟,在高阳面前,他总是要唯唯诺诺,仰人鼻息。
但房玄龄毕竟是朝廷重臣,这件事情必定引来朝中议论纷纷。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以史为镜”做的很好的皇帝,他怎么不知道维护国君“公私分明”形象的重要性。
更何况,当年房玄龄是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之一,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也有他的很大功劳,怎么不重视他。
而且李世民也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对“私事”处置得越严厉越能宽慰人心,尤其是谁都知道自己宠爱高阳。但不可因为一个小女儿坏事,这江山社稷才是最不容易的。
腰斩辩机也是杀鸡儆猴的一种方式。
这么做也可以保护一下房玄龄的面子,告诉他自己是站在他们这些国中要臣一边的,证明自己是一个明事理的君王。
也能拉拢人心。
二.维护佛教的尊严
据说辩机是玄奘最得意的弟子,帮助玄奘翻译经文。他死了之后,也令玄奘痛苦惋惜失去了一个最有天赋的弟子。
唐朝佛教是十分盛行的,而统治者发展佛教也是为了维护统治。
信仰这种东西是很神圣,不能亵渎的。
只是高阳辩机的事情谁都知道了,这不是摆明了统治阶级率先来亵渎信仰了吗?
那让民众还怎么信服?
入了佛门,就应该虔诚地守护民众的信仰,不应该动半分杂念。
不可越那雷池半步。
而李世民本人是十分信佛的,他继位后,立即宣布废止限制佛教发展的诏令,开始“度僧立寺,广事弘持”,为佛教振兴颇费心血。
例如贞观三年,为报母恩,舍旧宅通义宫为尼寺,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不少佛寺。同年下令恢复隋朝设在大兴善寺的译场,命印度和尚波颇主持译经。
三.杀鸡儆猴,彰显皇权的绝对权威
意思是高阳公主这么受宠的一个人都是这样的下场,其他皇子皇孙,臣民百姓都来看看清楚。
宠可以宠,但不能触犯原则底线。今天你得宠,明天也可以让你立马失宠。
无论是谁。
高阳公主这么受宠,或许她免去了皮肉之苦,但她从此再也不可踏入这皇城半步。
那么你们呢?想想如果忤逆谋反的下场会是什么?
应该不会有高阳公主这么简单吧,或许脑袋早就不在脖子上了。
或许让你痛快的死法还是轻的。
李世民应该也有这一层意思。毕竟他这皇位的得来也不是轻易地子承父业的,他需要时时树立“圣明天子”不容侵犯的形象。
只是对于高阳公主来说,她既任性又天真,只要和那辩机一人相守。
至于后来的谋反戏剧不过是早就心如死灰罢了。
她也没想到那信物“玉枕”竟然最终成了害死辩机的凶器。
不知在九泉之下是否寻得那人问上一句:“我带你从佛门入地狱,你可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