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世俗的事情搅得心情烦乱,晚上不容易入睡。看书吧,脑子不转。关掉灯,闭上眼,脑子就开始活跃起来,各种念头就像小雨落在平静的水面激起的涟漪,杂乱、不断地泛起。非常羡慕那种倒头就睡的人,可我不是,常常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入睡,这时候我常常就会背《心经》。想起两天前在一本书上看到康德的哲学思想,进一步触发对《心经》的理解。
康德在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和我们经验之外的世界本身之间画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他把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称为现象世界,而把世界本身称为本体世界。本体世界并非空间的、时间的或是具有因果、运动等特征的世界,或者至少,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
心灵不断地、也不可避免地把时间、空间等概念或说是认知形式施加于本体世界或心灵从它那里获得的印象之上,以至于我们所知的现象世界永远只是个表象——它是根据某种概念图式形成的对世界的解释。本体世界永远被这一表象遮蔽,我们永远无法抵达它。举例来说,人看到的世界与狗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哪种世界更真实呢?都不真实,都是依自身的局限对世界进行认知和理解,所看到的都是本体世界的表象。只有一个具有非感官直接能力的心灵才能遇到本体世界,如其本身所是。
《心经》中: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我想“空”就像康德所说的本体世界。这就是说,本体世界中没有色、受、想、行、识,没有佛所说法中的一切。因为这些说法都是佛根据“空”也就是本体世界的现象层面所做的解释,是方便说而已。而对于本体世界,并不是我们常人通过感观和分别、执著的心意识所经验到的那个样子。
不过佛更进一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即是说,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是一,不是二。我们一般人迷惑于现象世界,无法体悟本体世界。所以“观自在菩萨”只有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见我们超越感官体验,体悟本体世界是那么的不容易,康德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佛给我们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