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事真的不是你所想的样子,我们以前所想象的样子。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爸妈还有叔叔阿姨,姑姑,堂哥堂姐他们的观念就是在大学毕业之后教师这份工作就是高枕无忧,求稳定,在农村教师毕竟也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毕竟比较稳定,有双休日,有寒暑假,最重要的是各种福利也不错,结婚了能够有时间照顾孩子,老了之后能够有退休金。其实我觉得也不能否定爸妈这个年代看工作的角度和思考,因为他们的想法,特别是我爸妈的想法,普通的工人,在他们看来在体制外的工作确实也就是瞎折腾。
毕竟我是一个女孩子,这绝对是他们眼里的上上选,女生不需要那么的拼搏,那么的拼命,仔细一算好像拼命的时间也还真的非常的少,因为毕业之后我大概23岁,在我们的农村或许已经到达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因为说实话,我有很多初中小学的朋友同学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爹妈了,我毕业如果恰好在家教书,估计刚刚好我会发现一些非常熟悉的面孔,因为那可能就是我认识的某个同学的娃。这些说起来还真的就是一点都不带夸张的。
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要走出去真的需要对抗的压力我觉得远远不是说是学习的压力,我觉得更多的还是来自父母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还有自己思维局限的压力。
01父母的压力
最近看到一档节目叫《非你莫属》里边有一个求职者赵思琪,刚刚在福建一个普通学校毕业的她在大学开始学习瑜伽。并且在两年之内已经创下自己的独特瑜伽空中体系,月收入达两万以上,但是在现场只是想找一个薪资六千加的工作,出场前还被各企业家质疑她来到现场找工作的诚意,认为她是在借此机会宣传她的瑜伽。在出场之后,赵思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的工作由于是瑜伽培训,经常需要出差,可能今天是在北京,明天要飞往内蒙古,是非常不稳定的,来到现场的妈妈也说希望她能够稳定下来,即使回家找一份低薪资的工作。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她在被主持人问道,你喜欢你妈妈这样的人生吗。回答这问题的时候她很果断的摇头,她一直认为妈妈是一个非常保守很传统的女性,而她希望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在现场她也表现出了一份干事的能力和拼劲,但是在追求这条路上的过程终究还是拗不过妈妈的执着,所以她来到了这个舞台重新寻找一份工作。
其实站在她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非常能够理解她,因为对于家庭条件一般般的大学毕业生,我们年轻人而言,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家庭来说,送子女读大学那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对我而言,爸妈工资只是两千多,家里有两个大学生,我的弟弟也是在读高二,除了日常的生活开支,可以说我爸妈是一个很节俭的人,这个我真的很庆幸,就仅仅是教育支出,这经济压力可想而知是很多常人也无法面对的。所以在如此恩重如山的父母面前,我们在毕业之后再怎么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被爸妈不看好或者不支持必然就是99%的可能性放弃。我们发现自己闯荡的资本去做梦想的资本根本就没有。经不起折腾,爸妈也经不起等待,很多局限思维的爸妈辛苦了很多年也只是等着我们毕业之后能够放松。但是谁曾知道我们毕业之后或许正是我们去想埋头努力干,追逐自己的梦想,正是开始积累人脉和资本的时候,父母不和你谈理想,只是告诉你你以后是要靠自己生存的。我在这里没有说怪爸妈的意思,我也知道爸妈很辛苦,我觉得我们确实真的真的需要学会感恩,但是也要学会理性的分析自己的所处现状,才能够知道怎么改变。并且长远来看,说得直白点混得好以后受益的必然首要是父母,因为他们自身而言,年老之后也是容易有个病什么的,就我而言,自己如若不闯,我其实并不知道多年以后当我爸妈在病床上,我除了担心,我还能够做些什么,我觉得成年人的世界终究是需要钱作为行动的资本的。所以这也是我自己对爸妈的回报,要知道,在体制内,是能够生存,但是抗拒风险是非常脆弱的。对于出身一般的我们,毕业后也不可能也不会成为啃老一族,或者说期待爸妈能够给你的自身的事业带来多大的助力,只是说,在毕业之后,爸妈身体健康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再者,再幸运点的就是爸妈能够开明的支持你,不反对你,甚至是鼓励你所做的决定。
02社会的压力
社会的压力我觉得如果关心一下新闻,每个人都应该会有这种感觉,感受到中国市场近十年的变化,在以前跨国企业和民营企业,国企,他们之间是泾渭分明,一般在跨国企业干的即使是跳槽也还是在跨国企业干,国企民营也是。但是在现在我们中国的这些企业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不管怎么区分都在做这么一件事,那就是进行人才的竞争和抢夺。随着中国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种类在不断地被裁掉,最近有一个甲骨文公司裁掉上上百人,还有在去年35岁的收费阿姨被采访的时候称,自己在被裁掉之后竟然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存活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例子在告诉我们,醒醒吧,这个社会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
03自己思维局限的压力
以前的时候别人在赚钱,很多都是因为靠着信息不对称,赚取中间的信息费用,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你想收取什么信息都是非常的轻而易举,只是接下来那就看你个人的决心和毅力,甚至是你个人当下的价值观和环境。说实话很多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还是和以前过去传统模式的差不多,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方面在追求信息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享受与刺激,还有更多的是因为没有目标,失去方向而在放任自我。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就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在大学到工作岗位,基本看的最多的就是各种短视频APP上的推送,比如大众熟知的抖音,快手,还有各种微视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衣服,娱乐方式,甚至是各种大数据都已经为你全身定制。让你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只是非常熟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套路的人,对于除了自己的圈子的事之外,别的一无所知。从不看新闻,只是关注自己喜欢明星的娱乐八卦;从不对新出现的思维和有深度的认知加以思考只是喜欢一昧的寻求刺激感受,更有甚者,还觉得自己要张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个性,对其他的事物出现没有任何辨别度。或者是我们太狭小了,也或许是我们从小的时候,就看到太多的苦难所以让我们太喜欢短暂的放松时光;也或许是我们的民族历史一直在宣扬的苦难教育,当然也有西方的某些宗教一直认为人就是生来活受罪,让我们发现似乎在能够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喜欢闲着而不是忙忙碌碌。社会贴上的标签很多,我们也曾经尝试去不断说服自己。曾经看到一句话,说,人出生要么来适应社会,要么来改变社会。刚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直想,我不想改变自己适应社会,但是也不要把我的人生过得太处于风口浪尖,毕竟我觉得我目前没有发现自己拥有什么比别人奇特的超能力或者品质,所以思来想去能不能在中间抉择,不过平庸,不过伟大。后来我在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导师,我觉得对我的影响是超级大,大概意思是说:人吧,要么出彩,要么出局,并没有夹夹在两者之间的。其实这么说来我就更加迷茫和困惑,虽说在和我同桌过的同学一直知道我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后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说实话,所以在报大学的时候,基本是一眼瞄准师范大学,似乎在很多关键时刻,我也总是喜欢掉链子,让我不得不重新再次审视自己。
很多问题不要追逐答案,外界的评判不见得就是对的,关键在于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问题。关键时刻还是靠自己做决定,如果有人能够理解你并且给你正向的鼓励那我觉得非常的幸运,不过如果没有,也不要气馁,曾记得乔布斯说过一句话,跟随你的心。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然后让别人为自己喜欢的事买单。你想做的,你能做的,市场需要你做的,如果能够从这三个方面重合那就更完美啦。
这些人生终极的问题,人从哪里来,又将去到哪里不要让他只是成为在大学期间思考的,我觉得或许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重新去审视,或许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笃定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