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本书,其实刚开始兴趣并不大,所以一直留在手里没有翻看。“不疯魔,不成活”的“狂人”模样,我更愿意通过影视剧去看。原因有两个,一是我自知功底不够,倘要直接面对作品,我可能体会不到那份震撼;另一个,作者如果仅凭笔下的文字就能生动诠释这种“狂人”精神,并非易事。但影视剧,如哥哥主演的《霸王别姬》,通过程蝶衣这个角色的塑造,那种对完美近乎苛刻、执拗的态度,我真真切切看到了它。
文学需要时间阅读,绘画也要时间阅读,“画”不仅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
一直很敬重画家,水墨间直抒胸臆,画彩中饱蘸情愫。尽管对作者信心不足,但翻开书页前自己先好好幻想了许多。很愿意看到专注的样子,那种忘我的神情,俨然世界只剩一人。这种心态,我无法想象这本书中该如何诠释,换做我,“不疯魔不成活”只要落下一个字,都足以滚烫撩人。我有种期待,待打开第一页后,能有惊心动魄,能有跌宕起伏。在我眼里,生活,抑或艺术,就要不断折腾,走火入魔。
我常想自己能化解许多心灵的伤痛,都由于文字的倾诉和绘画的抒发,因为我用童心创作。
事实上,读着读着,我倒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有回忆也有故事,像垂垂老者,撑一支烟杆,颤颤巍巍给我诉说。心如止水,心静无澜。讲写生,讲每一朵花瓣、花蕊、花萼;讲童年,讲每一件小事、趣事、心事。作者用近似解剖的笔法,细致入微地讲,他遇到的每种植物、经历过的每件事。这本书,其用心程度可见一斑。他是这本书的作者,又像是一位植物学家、动物学家,抛弃华丽辞藻,抱着“观物精微、体物有情、移情入物、物我两忘”的态度,用饱含深情与温度的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文字,给读者分享自己的“小结”。耳顺之年,依旧“不负我生,不负我心”,“就算过度了,成了工作狂、偏执狂,甚至有'强迫性行为'”,也比凡事被动来得好!到最后,终于有点符合“不疯魔不成活”的主题了。
老丑的妻子,常最忠实;肥肥的女人,常冬暖夏凉;烧了几十年的菜,常最清淡可口。
于是那傲气凌人的大男人,像玩累了的孩子,乖乖坐在厨房门口,仰望那掌勺的老女人赏口饭吃。
这本书并不厚,集中读的话不过两三个小时,如果不被其中的情节所联想、所思考,估计用时会更少。一千个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节奏。以画家身份去阐释描述的部分,估计在读者面前,会浮现一幅幅图:花儿能在眼前徐徐绽放,鸟儿展翅,栩栩如生,偌大的水墨图卷中,不由得耐心寻找其中的“特设之景”。
生活总需要有画家这样的细心与耐心。试着停下一贯匆匆脚步,慢慢俯下身,去沉心静气,发现甚至主动去寻找身边的的美。也试着拿起一支笔,带一份热忱与虔诚,写下浸着时光味道的文字,“所有的哀愁,有一天,都能被咀嚼、被纪念、被转化,成为大爱”。所有小事不再是琐事,所有普通日子都留有痕迹,待那一天,我会说,每一时刻,我都饱蘸热情,我应该活成了画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