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近看一片池塘,除了看水里的碗莲游鱼,还可以看到自己。
就是昨天晚上在自学群里 胡小乙童鞋有问题提出,说分身术里面的“应该的暴君”,是觉得别人应该怎样⋯⋯如果是自己应该怎么样但没有做到,自己有了抱怨的话,产生了情绪,该如何呢?
我们当时解答,或者帮忙分析的时候,就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她自己总结了出来。
事后我发现我们帮助她分析的,其实作用并没有太大。反而暴露了我们的两点漏洞(以我为例)
1,我的回答问题模式,太依赖“分身术”的话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用起来。我自己对于应用分身术解决问题还是没有把握。所以我的“分身术”学习,其实在目前,没有成为我生活的一个好用的技能,反而因为用的不熟练不顺手但是投入不少导致成为我的一个负资产,让我思考问题束手束脚书面化语言太重。
2,对于分身术范围以外的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判断能否使用的意识。所以,对于其问题没有就事论事,或者另一方面,一旦脱离分身术,就对问题硬性分析,这样逻辑运转不起来,我也就不能很好的言之有理。
总结以上两点,是发现我对于投入时间精力学习的分身术,其实就是当作学车一样,以为一上手就可以丢不掉的技能,而没有经过更多练习,刻意练习的过程,更好的运用它。
同时回想一下,自己从前很多的学习都有一个半途而废的结局,就是自己的学了并没有使用,或者很少用。这样不仅术语记不住,什么场合该用都不知道。这是一个顽疾。是一个一直不断掉进去的坑啊。
但是如果我每天都练习就可以了吗?也未必。自己天天练习的事情,虽然可以熟练,但是未免太偏颇。也就是每天应对的事情不同,而你以相同的思维或者手段,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嘛?除非你自己发展自己的技能的适用范围,也延伸技能的效果深度。
怎么爬坑呢?借用永澄老师的六大元规范来对标自己。问我自己,我是积极主动了吗?似乎没有,我的标准一直不会太高,从来没有说争先的时候。也有自己学习之后没有作品声音出来,刻意训练需要的投入也没有。利他主义在小组学习完成任务时很积极,但是无主题学习时候,就没有持续下去,没有动力也没有主题和方向。
还好瞎积极,加入了一些互助能量高的小分队。这不,昨天试图帮助小乙童鞋的时候,就被她理智的分析给测试出来,我真正的实力帮不了她,这也是一种收获。所以同侪互助,其实更可能你的付出帮助了你。
最后的本质导向,我想我在负价值阶段,输出很少,也没有更多的输入。
所以我今天记录这个,就是想给自己一个鼓励。其实,我只要参与了,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问题,都会有收获。看别人也是看自己。
附今天的积极主动自我觉察表。(我看了本文觉得我的思路太乱,但是我想记录下来,真实的我此刻的我什么样子,看到自己的样子,才能从自己真面目出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