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3%,创40年来最低。与存款增速的整体下滑相比,居民存款增速下滑更严重。从2008年到2018年,短短10年间,居民部门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7%左右。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报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 最多的10%的家庭,拥有着总储蓄的75%。而另外的35%的家庭,属于拥有“较多储蓄”的行列,这部分人占据了全部储蓄的25%。那么,剩下的60%的家庭,则属于“0存款”行列。其中,这60%的家庭里,还有40%的家庭是入不敷出。
“存款增速创40年以来新低”,“超半成家庭储蓄额为0”,存款增速放缓成为当下普遍的现象。想必很多人都会很吃惊。因为,曾几何时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家庭最大的一个标签就是“爱存钱”。存款增速为何降低如此之多?钱都去哪儿了?中国人是越来越穷了吗?
这一系列看似“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到底是何种缘由。接下来,小翼带大家寻找答案。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
存款的源头是收入,收入不增长,存款自然不可能增长。多名业内人士认为, 由于受经济下行趋势制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这是导致居民存款余额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而去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也就是说,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比去年少0.7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2013年到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连续3年下降,虽然2017年有所反弹,但仍没有达到前期水平。
买房消耗大量存款
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居民财富的大部分都被房地产占据。动辄上万元每平的高房价,一套房子的支出或许就能掏空一个家庭数几年甚至是上十年的存款,一套房子下来,大部分家庭手中所剩的可支配资金毕竟会变少,再加上日常生活开销,用于存款的钱必然会减少。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家庭资产的73.6%为房产,其次为金融资产,占比为11.3%,工商业资产占比为6.6%。而在工薪家庭里,房产和金融资产占比较高,分别为78.2%和13.2%,工商业资产占比仅为0.9%。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指出,2016年和2017年,住户贷款分别新增6.22万亿元和7.01万亿元,同期住户存款分别新增5.17万亿元和4.60万亿元。居民贷款增量持续超过存款增量,表明居民的角色从银行的存款供给方转变为贷款需求方。截至2018年7月末,住户贷款较年初增加超过10%,与同期住户存款6%的增速形成对比。
消费观念升级“攒钱”意识薄弱
另外,随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这突出表现在,消费升级成为时代潮流,各种欲望满足的即时性提高,超前消费、透支消费成为很多年轻人新的消费观念。
正如前段时间引起公众热议的“榨菜泡面二锅头热销是否意味着消费降级?”话题,榨菜、二锅头等物美价廉的商品受到青睐,看上去是降级,实质却是消费理念提升的表现。多组数据显示,恩格尔系数逐年走低,说明我们的消费结构正在经历从食品、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实物质性消费为主向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等服务性支出为主的转变。我们确实是处于满足旅游、娱乐、服务等更高级的需求,这就是消费升级。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超前消费意识,特别是在年轻一代消费群体中盛行。曾经以存钱不花钱闻名的中国消费者,现在越来越多的背上债务,“花明天的钱”甚至成为一种风尚,贷款买房买车,借钱出去旅行,“享受当下”成为当代人的宗旨。消费观念升级,“攒钱”意识下降,存款也就会减少。
互联网金融分流居民存款
存款理财化是存款增速降低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金融强监管影响下,金融市场流动性波动加大,货币基金等产品拉大了与存款市场收益率的差距,分流了一部分居民存款。尽管近期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下降,但仍广受投资者欢迎。
近年来,居民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不同形式的理财产品涌现,尤其是“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的出现,使得人们投资理财更加便捷,加剧了存款理财化现象。最新数据显示,货币基金规模7月份猛增9000多亿元,重新站上8万亿元大关,达到8.6万亿元。
此外,P2P平台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撮合借贷服务,让资金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流动更加快速便捷。就像很多人选择通过翼龙贷,将手中闲余的资金出借给有需要的农民朋友,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帮助借款农民度过资金短缺的难关,实现发家致富,着实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效率高、门槛低、种类丰富的理财产品和P2P平台,对于年轻的消费群体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原本被传统金融拒之门外的闲散资金,现在迅速向互联网金融聚拢。
如此看来,存款增速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没钱了”。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放缓的同时,钱“跑”向了楼市、消费市场和理财市场、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各个方向,同时,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也提升了。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资金的流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除了去银行“存钱”这一传统途径之外,人们对于闲置资金的处置有了更多的选择。
*文章部门内容/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