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卑微都给了青春期的孩子,累了,太累了。”看到育儿圈里一位妈妈这样感慨。
同样是家有孩子青春期,诸如这般 老母亲的感慨,总能勾起我们太多的感同身受。
同样的水深火热,同样的憔悴不堪,同样的委屈崩溃……
和好友聊天,说到了青春期气死人不偿命的孩子。
我说,自从初二以来,到现在即将升入高一,我都气死有一百次了,想想使命未竟,还得活着。
我说,我俩现在互不搭理。如果话一出口,三句话不到就能擦枪走火,何必呢?
毕竟,我曾是他小时无比依恋的妈妈,他是我这世上甘愿掏心掏肺的骨肉至亲……
朋友说,她看了一篇文章,讲两对父子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经历、感慨,挺不错的,于是发来我看。
看了几行就感觉入了心。
这些体验,这些情感,这些心酸和煎熬,原来好父母也有过。而曾经青春期叛逆、口出狂言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爱和包容,慢慢向好,更让我心头一暖,仿佛找到了方向,对青春期的他坚定了给予更多接纳、包容、关爱和温柔的决心。
静待花开。
文中的作者,因为高一的儿子沉迷网络,厌学,还动不动出言不逊,顶撞,逆反。又欲大动干戈,被妻子劝回老家冷静。
于是和孩子的爷爷饭桌上聊起了过往。
这位爸爸的爸爸,对他儿子当年青春期的叛逆经历娓娓道来。作者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曾经这么不省油,让父母一度操心头疼过。而现在的他,不也成了邻居口中夸赞羡慕的、给个女儿都不换的好儿子?
父亲口中的很多事,他都不记得了,不敢相信自己曾经是那样的一个混头小子,和父母杠,和老师杠……各种问题。
他唯一记得的,是高二那年和父母吵架之后,赌气离家出走,去游戏厅打游戏,三天四夜没回家。没钱了就跟游戏厅老板打工,最后实在打不动了要走的时候,老板说,要走可以,让我扇你一耳光。
至此出来,好像他的叛逆期就戛然而止了。从来没有那么想回家,感到除了家里的爸妈,再没有谁会惯着自己,包容自己。
只是作者不知道的是,自己诸如此类“离经叛道”的举止,父母这里有多少担心挂念,多少日子的吃不下睡不着。
他出走到游戏厅的第一天,父亲就找到了他,只是他在里面,父亲在外面。三天四夜,就这么守着。打在儿子脸上的那一耳光,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回去以后却什么都没说,默默给儿子准备了一桌菜。
回忆起父亲回到家的情景,母亲心疼地说,我看你父亲当时一下子老了不止十岁。
父亲悄悄地和母亲说,他需要长点社会经验,也需要有人给点教训。这所有的心疼,心碎,闷在肚子里,什么都不说,只默默地用爱陪伴。
后来,终于等来了儿子的出息和蜕变、成长。
原来自己记忆里抹去的,竟是这样的一段青春。
回去以后,再面对儿子,作者的心态里,多了父亲应有的宽容和爱意。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我只默默的忍着,爱着,默默的操心着。
这便是父与子的轮回,子与父的身份和心境的转换。未来的儿子,又会继续他的轮回吧。
看得我,心怀激荡,泪水潸然。因为文中作者的儿子,和当年的作者一样,最终成长为别人家优秀的儿子。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这么乐观,会不会等来儿子如别人一样的蜕变成长,只是,让我作为一个几乎已经无能为力的老母亲,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给他时空,给他更多的爱和接纳,让那个口口声声觉得自己不幸福的孩子,找到幸福的感觉,让身体里多余的荷尔蒙能在家里自由的绽放。
我除了相信和给予,还能怎么办呢?
其实,儿子又何尝不是妈妈心中那个优秀的孩子?那个帅气懂事的好孩子!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期许,默认,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伤心?
你的好坏,就是妈妈的晴雨表。
也许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会很快忘记?那么我又何必记着?还耿耿于怀?
愿你心之所向,永远是阳光,正义,善良,那些不好的,别再提起,才能早些忘记。
只是可恼那不由自主的嘴巴和不可控的情绪,希望再也不要喷出那么多的“屎尿垃圾”……
唠叨是本能,不唠叨,是本事。
我们都是好孩子(相信你想成为好孩子,正如我想成为好妈妈)。
如果不再互相伤害,相信终究会守得云开吧!
而你还是个孩子,当然要更懂事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可恨的,是自己总给不出足够多的爱和情怀。唯有一路检讨,修行,滋养自己。
可悲的,是背后没有一个可以依靠和分担的人。那个或许该是靠山的人,都老了,还不愿意长大成熟,不愿意好好做别人的爹。
常年在外,本来就生疏了多少夫妻、亲子感情,一年中偶尔回来屈指可数的几天,还总是以狂风暴雨结束……
不能指望了。好老公和好父亲,好命运,都是别人家的。
从此,要想办法,自己生产爱,生产胸怀,生产力量。
朋友说,你总是很坚强,自己扛下所有。我只能苦涩地笑笑,不然呢?
从此,也要看见自己。分一点时间给自己,听听歌养养心;吃点好吃的,养养口;看看书,养养灵魂。
要成为别人的能量满满的好妈妈,首先得成为更好的、丰满、有力量的自己!
青少年没有能力看清未来,他们迷茫、惶恐不安,他们不辨方向,他们的生活是不可靠的,唯一要可靠的,是我,只有我。
不管多难受,也不能撂挑子,这就是青春期父母的修行。
小样儿,我是不会放弃你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