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型是中国电影最稀缺的一种类型,有也只是主旋律的场面和历史人物,弘扬伟大的人格和历史文化。却从来没有人会把传记当作电影形态去发展,但图书馆不同,罗列的都是很多励志故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没有人去做传记片?
原因也是因为人们对传统传记电影有很大的误区,认为传记片一定是毫无趣味性的。其实并不然,它可以掺杂很多的戏剧因素:动作,喜剧,爱情,悬疑等等。传记电影最难的一点是什么?找到一个突破口。所以在中国,大多数人会把它拍成纪录片,真实性可以起到传播的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的传记类型就越来越少了。
好莱坞对于传记片的态度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名人传记屡屡可见,《女王》里海伦·米伦把一个被舆论和家庭过往推上风口浪尖的王室成员演绎得入木三分,《铁娘子》里梅丽尔·斯特里普用传奇的表演复刻了玛格丽特的一生,《伊丽莎白》里凯特·布兰切特化身忠贞烈女誓死守卫自己的国家和尊严,《飞行家》里莱昂纳多用浪荡和不羁讲述霍华德的故事,《玫瑰人生》里玛丽昂·歌迪亚用极致的刻画描述皮雅芙的悲喜,《莫扎特传》里亚伯拉罕旁观莫扎特的疯狂行径,《林肯》里只见刘易斯的完美复制,而《甘地传》、《巴顿将军》、《国王的演讲》、《与梦露的一周》等等集结了各世纪的名人传记跃然于大银幕上时,我们一面感慨这些优秀演员们的演绎,一面为这些真实历史中的人唏嘘,却也真正走到他们的内心深处,去感悟自己的人生状态。
这是传记片的灵魂,一个真实的人物,其次再是电影本身,奥斯卡对传记片偏爱有加,十个表演里就会有一半被演绎传记片的演员占据,人们对于真实人物生活的渴求远远大于虚拟的故事,而观众也能在其中找到自身的突破口。
然而突破口是什么?就像这部《摔角王》一样,打破传统对人物的定义,谁说我们只能拍英雄?坏小子,我们一样可以拍,并且拍得强悍有力,绝不像常规的传记形态那般无聊。
我很喜欢看传记电影,对于我来讲,就是进入另一个人的故事去看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是我在真实生活中所体验不到的,他们或伟大,或平凡,可终其一点,他们都曾和我们一样,是个孩子,是个少年,是个历经百态的普通人,就算出身高贵,却也难逃命运的挣扎。这就是传记片的魔力,它不似一个普通的剧情片,从头至尾,讲述一个我们渴望进入的世界,传记片似乎相反,它带我们进入一个更为现实的空间,为我们上演着一场场极致人生。
《摔角王》的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独立片出身的导演,凭借《梦之安魂曲》成名,《摔角王》拿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黑天鹅》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诺亚》开始了一个商业艺术导演的身份。
你会发现这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导演,《梦之安魂曲》是以强烈 MTV 式风格来探讨毒品和精神,《摔角王》以纪实性的风格来刻画人物,《黑天鹅》暗黑悬疑来剖析心理,到了《诺亚》,他用史诗级氛围来打造圣经故事。这样的导演绝不重复自我,也绝不被题材所牵制。
兰迪,一个曾经在摔跤竞技场上创造无数奇迹的摔角王,如今年过半百,只能在小型竞技场进行摔跤表演,原因只因为他热爱这个职业。
他年轻时为了事业离开妻子女儿,如今孤身一人,偶尔会从俱乐部里的脱衣舞娘那儿找寻慰藉。
尽管摔跤表演都是事先和对方商量好的,但每一次演出都是拼了命尽全力,在看的过程中,你就会被大量血腥场面所震慑,你可能会想,这样的职业神经病才会去做?
但一个职业的摔跤手站在场上时,他的荣耀和自己这条命系在一身,为了生存和斗志,他拼死也会上场。
某一次的摔跤表演后,他突发心脏病,医生建议他不要再从事这份职业。
于是他选择了退休,他告诉自己许久未见的女儿得了心脏病,女儿责怪他从来没有负过责任。哪怕女儿原谅了他,他仍然因为一时的过错而毁灭了这段感情。
他想和脱衣舞娘在一起,却因为对方内心的退却而争吵,他做着无聊的熟食配送工作,脑子里回荡的都是观众呼喊的声音。
最终,他选择孤身回到战场,他说这个世界没有人会在乎我,只有那个赛场,才能让我找到存在的意义,活着的价值。
一个悲剧英雄的诞生莫过于此,比起那些伟大的冠军和父亲,他显然不够格。
他偏执成性,脾气暴躁,没有做到一个做父亲的全部责任。
这和传统的传记人物大都不一样,他们有人支持着,尽管过程多么煎熬,最终都会被感情所融化。兰迪不一样,他自始自终都是一个人,他失去爱人和家人,选择了这个以命去搏斗的职业,很可能,还会终结自己的生命。
这才是《摔角王》的意义所在,它直面剖析了人性的两面性,他的优点和缺点展露无遗,这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具真实的人格,他伟大和平凡的一面都在折射着现实的卑微。
兰迪他更像是一个精神符号,而非我们所真正需要去瞻仰的榜样,他对于赛场的偏执和任性是他最有魅力的体现,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悲惨的命运似乎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传记电影,不歌颂,不赞扬,而是真正去拍一个人,而非一个圣人。
所以那句“电影帮助我们逃离现实”是不尽然的,毕竟在看了很多电影后,你会被电影形式所倾倒,会被电影的思想所感染,当你出现反意识行为时,才知道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不应该只等结局,可能你会被一个人物所感动,可能会被一句台词所打动,可能会被进入现实而悲哀,也可能会因为喜剧结尾而欢呼。
《摔角王》的震撼始于人物的悲剧,终于人生的悲哀。它一定没有带你脱离现实,只是这一路上,你也一定会被主角对于信念的执着而感动。似乎导演也有意把我们置于摔跤赛场上,让我们领悟自我人生真谛,孤独是常态,人生是一个大转盘,你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信念吗?如果有的话,你会否和摔跤王一般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当你看到电视上那些拳击赛场上拼死搏斗的选手被打到血肉模糊时,他们全然不只为国家和个人,而只是为了存在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所以《摔角王》又可看做存在主义的载体,它探讨人的存在价值,有那么一样东西你无比珍惜,你为之亢奋,为之骄傲,只有在这个东西身上你才能觉出活着的滋味。作家之于文学,导演之于电影,歌手之于音乐,画家之于美术,没有人怀疑人类的创造能力,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艺术,运动以及生活的魅力。
米基·洛克,《摔角王》男主角,他似乎在等這麼一部電影等了二十多年。
就连休·杰克曼在主持奥斯卡时也渲染全场为其鼓掌,还调侃道:如果你得奖了,我会让你延长说话的时间,没关系。
《爱你九周半》那个被媒体媲美“詹姆斯·迪恩”的性感偶像,为了自己所钟爱的拳击事业放弃了电影,返回了赛场,数次拳击战让他几乎毁容,人们再也看不到那个俊美少年了。
米基·洛克一直以来都是很自我的,他是真实的拳击选手,也是真实的电影演员,二者融入在他的血液里,可后来,他把更多时间留给了赛场,而放弃了名利双收的银幕,这个人,内心有着太多沉淀和不可一世的灵魂,也就是我们所真正认为有趣的灵魂,或者也可以说,高贵的灵魂。
因为他对完美现实视为粪土,他把热血留给了生命里真正热爱的事物,并坚持着,奋战着,听上去很正能量,实则,这才是反现实主义的人类,因为他早已把自身置之其外。
有些人总是对完美不屑一顾,大多数人在为完美奋战,有人却愿意牺牲自己的完美去成全内心。
56 岁,他遇到了《摔角王》,这不是一部为他而写的电影,但却和他的经历如此相似。
他带给这个角色太多的人生感悟,评论说:《摔角王》里的米基·洛克演得让人心碎。
因为这部电影,得金球奖影帝,得英国学院奖影帝,提名奥斯卡。
纵使他的脾气古怪,我还是那么欣赏这个男人,因为我知道,我永远做不到那个份儿上,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像米基·洛克那样洒脱从容,忠于自我,不世俗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