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国漫,始于夏达。
在迷上国漫之前,有个漫长的空白期。
读书那会儿还在看日漫,从日漫爱上动画片,一发不可收拾,工藤新一、鸣人、流川枫、路飞,一路走来。
毕业后从事的是传媒行业,忙的飞起,挤不出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
偶然看到不同于日漫画风的李长歌,韵味十足的唯美古风《长歌行》,毫不意外,陷进去了。
漫画的故事背景,从耳熟能详的玄武门之变开始。
快节奏的推进,人物性格的发展,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把人抓住了。
故事线铺开后,场景迅速转换,一个个历史名人粉墨登场。
记忆中的这本漫画,初看惊艳非常,只可惜当时还没有全彩,没有入手实体书。
后来某一天发现,电子漫画已经盛行,有妖气上有了全本。
就这样过了几年,无意中看到新闻说这本国漫IP将要搬上小荧屏。
期待之余又不免担心,自从资本市场挖矿挖到网文IP尝到了甜头之后,IP影视化蔚然成风,随之带来的也是毁作无数。
实在不希望这部白月光的漫画也遭到魔改。想想还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魔改的话大不了不看就是了。
这个新闻没有什么记忆点,但在勾起了回忆之后,有了兴致去搜索夏大近期动态和发布的新作,这一搜就找到了宝。
全彩的《拾遗录》出版了!毫不犹豫,马上京东买一本!全彩页看起来过于舒适,爱不释手~
当时间来到2020年,长歌行终于开机了~
可谓命运多舛,波折不断。先有原漫被所谓的历史粉投诉到广电,后有阿史那隼扮演者临时换人。再就是疫情之下,开拍难度加大,一桩桩,着实前景堪忧。
一年后的三月最后一天,没有任何前期推广和宣传,毫无预兆之下,《长歌行》空降,晚8点开播了!
剧版长歌行,多灾多难,一如李长歌一路走来。
一直不看好IP改编,所以原本也并不打算看。
但确实好奇,心目中那个际遇坎坷、长安城最皎洁的月亮,会被拍成什么样呢?
未曾想到,就是这一瞬间的念头,导致接下来的两个月,没有一天能早睡。
导致了接下来的一年,时不时就要回超话与众多文采斐然的剧粉分享感悟。
原以为剧版是春日限定,未料想却是四季永恒。
剧版《长歌行》,和原漫一样,影响深远~
人物成长的暗线,贯穿始终。
纵观全剧,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得到了成长,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
李长歌,太子之女,大唐郡主,故事的女主角。从身着男装策马长安街头,拦下无理的兵曹,到蹴鞠比赛救场融入兵法,天底下一等一的少年郎,第一印象有了。
阿诗勒隼,鹰师特勤,故事的男主角。心思深沉出入于长安都城,蹴鞠登场一身霸气,却能在危难之际出手救下稚童,有勇有谋的人物形象也有了。
皓都,处决犯事之人,眼都不眨一下,周身透着冷漠,冷血冷情的人设立住了。
阿窦,机灵正直的小混混,品香斋偷食,拜师李长歌一路相伴前行,热血而聪明的小少年来了。
至于原漫没有、剧版新增的俩个人物,李乐嫣,李世民之女,胆小柔弱,心地善良;魏书玉,魏征之子,君子端方,容止如玉。虽出镜不多,却也形象鲜明。
房谋杜断相继登场,两位初唐的肱股之臣,加上李世民、魏征,老戏骨们的微表情,很快就将观者注意力集中到波云诡谲的朝堂上,带入到剧情里。
在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进程之下,长歌遭遇家庭重大变故后,先后辗转长安—幽州—㮶州—草原—流云观(洛阳)—草原—大漠—长安—定襄,一路成长一路行,从为母复仇—守城抗敌—护家卫国—本心寻道—守护天下,真正的走出了一条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不同寻常之路。
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李长歌,磕磕绊绊、血泪相伴的一路成长。
李长歌的人生际遇,带动了身边每个人命运的车轮,驶向一次次成长的历练。
阿诗勒隼从尽心保护草原但不想伤及无辜,到结识长歌被其吸引受其影响,经李靖仁者无敌的启示,最终选择与长歌守护天下百姓的安定共进退。
皓都,从没有感情一味执行命令的人形机器,在追杀长歌的一路上逐渐发生转变,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这个人物过于受原创剧情的深度绑定,整个成长过程不太连贯,略显跳跃。
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整体剧情走向合乎自然,大部分人物成长过程清晰且逻辑自洽。没有人拥有金手指,不是爽文,没有外挂,剧方的诚意与态度,让人感觉得到了尊重。出品方对该剧的定位是古代传奇,而非偶像剧、亦非历史正剧。确切的说,更偏“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古装励志传奇剧。对于有着中二之魂、喜好热血成长题材的人来说,剧版《长歌行》天然有着吸引力。
影视,区别于文字,亦区别于二维的纸片人,艺术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电视剧改编,不亚于二次创作。
原漫是聚焦主角的。囿于漫画的篇幅限制和表现方式的差异,故事围绕主线展开,关键情节和台词渲染,细节大量️留白,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
但电视剧,必须依托于场景转化、台词对白、演员表演展开情节。这就需要改编,做大量的细节、情节调整与增补,并且要在不影响主线、不削弱主旨的前提下创作,要有舍的魄力,却不能丢失作品的魂。
大学同学有不少在编剧行业摸爬滚打,每每聊天时总有一些吐槽声,诸如干扰创作,身不由己,背负骂名等不一而足。因而能出现一部精品剧作不易,需要全体演职人员主创团队的不懈努力。
说到剧版《长歌行》的改编,有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慨。
开场短短两集,剧情层叠推进,没有事无巨细的细节铺陈,只通过人物对白、场景转换,恰到好处的留白,显得艺术而高级。
前15集紧凑高能,节奏把握画面切换,都恰到好处,观剧体验顺畅,一气呵成。蹴鞠竞技、偷太子印玺、幽州被擒、㮶州守城、阿窦牺牲、公孙恒献祭、㮶州献降……情节目不暇接,整体进展与原漫保持一致,新增的蹴鞠剧情不仅丰满了人物性格,更把经历变故后人物的不断成长埋下伏笔。金句频现,高潮迭起。
“强者攻弱者守,若是力不如人,就只能韬光养晦,才能等到成长壮大、反守为攻之际”——李世民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长歌虽无您的大仁大勇,但这满城的百姓,这边境要塞,我替您守,龙潭虎穴,火海刀山,长歌不惧”——李长歌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我要守住的,不是一座军事要塞,而是万户安居,生生不息的㮶州城”——公孙恒
“现在你可明白了,何为家,何为国,何为百姓,何为天下吗?”———秦老
“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李都尉
“辩解有用吗?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李长歌
“你真的觉得,一块死物就能得到人心吗?”——沈都尉
但是从16集进入草原篇开始,前半程的观剧舒适度消失了。割裂感随着节奏推进、场景转换变得愈发明显。情节变得琐碎拖沓,镜头语言的叙事风格亦有不同。
似乎一进入草原篇,如同看了一部新剧。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原创剧情过于单薄,力图展现李乐嫣成长之路的副线,与主线没有交集和内在联系。情节上的孱弱,更显得人物的工具人属性,似乎一切只是为了两姐妹各自经历苦难后,在洛阳重逢。这一段内容并没能看到李乐嫣成长的轨迹,反而显得低智怪异,唯一的高光却来自平民质朴的小人物——柴娘子。
从这里开始剧情陷入胶着,观剧体验与此前形成巨大落差。尤其是弥弥古丽的改编,从性格、对白、到与军师穆金的暗生情愫,与原漫南辕北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段原创剧情,人设矛盾,刻意感进一步削弱了主线剧情。
焦虑感持续到渭水之盟。出其不意的叔侄相遇,李世民“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长歌那一滴泪的震动,再到李长歌假扮狼师,一箭射落毒酒,使延利可汗刺杀唐皇的布局落空,高潮迭起。
长歌陷落狼师危机四起,自己身处囹圄却不顾一切试图营救,曾背叛李世民导致失地而悔恨的太子旧部罗义将军,再一次呼应了唐皇“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教导。
在长歌身陷狼师时,才是长歌和阿隼真正的开始,正如主题曲《茧》里所唱“心,渐渐回应,渐渐唤醒,渐渐游向你”,他们不再是互相试探、互相吸引的阿准和十四郎,他们只是李长歌和阿诗勒隼。
正是在这个篇章里,阿诗勒隼从欣赏这位懂兵法、善谋略、不惧死的奇女子,到“我已经失去了我阿娜,我不能再失去她”的眷恋;把长歌从“阿准,可是真的阿准”的顾虑,到“在遇见他之前,我从未想过可以和一个人生死与共;在遇见他之后,我从未想过与其他人共度余生”的坚定,做到了承接和过渡,这才有了歌隼洛阳失而复得的重逢。在这个重要的篇章中,奕承公主、锦瑟、罗十八等新人物的登场,又为后续的情节展开埋下了伏笔。
观剧至此,原漫的印象已经逐渐模糊,剧版的人物命运变得牵动人心,最期待的洛阳篇即将开启。
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洛阳篇是全剧最让人如鲠在喉的鸡肋篇。节奏又变得琐碎、拖沓、不明所以。
李乐嫣小五的流浪记、流云观抚慰流民,长歌乐嫣相约、皓都设计抓捕长歌、鸽隼意外重逢、流云观长歌挡刀、皓都私放长歌,情节很多但细碎,盖过了流云观原本最重要的核心剧情——长歌悟道。这才是原本后续情节得以进行的关键开关哪!
最重要的悟道过程没有着墨,让位于老套的多角暗恋、画风突变的打闹。感觉编剧对观众太缺乏信心了,尚未到精彩之处却着急落幕,让观者的心上不去下不来堵在中间。
整个流云观篇的高光留给了静澹真人、杜如晦的对话,李靖、阿诗勒隼的棋局。有段台词最让人沉思:
“这世上有千万人为红尘裹挟,逃无可逃,只能挣扎求生。某读圣贤书,食君之禄,不愿袖手度此一生。某愿为牛马走,陪陛下这一程,看看我等能否开创清平盛世!”———杜如晦
洛阳篇很长,导致之后的草原冲突和大漠结盟、长安四方馆会晤,篇幅压缩,有种潦草赶进度的感觉。本该更强调剧情细节填补的部分让位于小情小爱,各说各的。一到主线剧情又有种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似的仓促,怎么会如此分裂?尤其是极为出彩的可敦控制草原、大漠南北和谈、鹰师全身而退、大唐大漠歃血为盟的部分缩水,取而代之的是自相矛盾的公主和亲、大言不惭的“有家才有国”、儿女情长的皓嫣大婚。
直至最后6集,主线再度回归。只是,囿于电视剧的长度,全剧已经到了尾声。没有了副线的干扰,主线剧情再一次酣畅淋漓。长歌发现真相、叔侄冰释前嫌、歌隼定情、定襄救隼、李靖出征、弥弥陨落、涉尔内应、可敦结局、兄弟和好、歌隼隐退……环环相扣,欲罢不能。待到结局辄然而止时,不免有遗憾,有失落。
结尾处一段旁白,让这种遗憾进一步放大,如果能剥离那些零碎散乱的情节该有多好啊。
“国安泰,方得万户安居乐业,国强盛,方得百姓无惧忧患,过往荣辱皆属小我,到如今,终于能够放下。如今道洽政治,润泽民生,各尽其能,天下晏然,大有盛世之象。二叔,多谢你,终不负大唐,不负百姓”。
总结改编的得失,优点毫无疑问,主线剧情紧凑,群像戏极其精彩,尤其是大唐女子群像,意外的惊喜。
缺点也相当突出,原创剧情割裂,情节拖沓琐碎,原创人物李乐嫣、魏书玉形象单薄无新意。
改编评分:5分。
比剧版《长歌行》更上头的,无疑是主题曲和配乐。
古装剧第一印象,配乐似乎都是传统乐器加民族元素的古风韵味。剧版《长歌行》跳出常态认知,大胆采用了大量的西洋乐器和人声,相当出彩。
主题曲《光的方向》、《如若归来》、《茧》适配度极高。观剧时片头片尾都不舍得错过,只为了能多听几遍。剧播完,只要听到前奏,瞬间就能把人拉回剧情里,高光片段不断闪回。
第一次听《光的方向》,就被歌隼城门互射箭矢交错的那一声苏格兰哨笛触动,随后激昂的弦乐让人血脉贲张。
第一次听《如若归来》,是在长歌目睹母亲逝去,太子叛将追杀时,长歌推窗跳出的那一瞬间,切换漫画,以及萨顶顶老师的那一声如泣如诉的嗓音,头皮发麻,浑身鸡皮疙瘩,印象过于深刻了。
相比主题曲,更钟爱的是不时出现在片中、多达数十首风格迥异的配乐。
《序幕》拉开,大战一触即发;
《长安》从容,大唐盛世繁荣昌盛;
《李长歌》少年,意气风发;
《隐山》相惜,双向的奔赴;
《阴》低沉,危险即将降临;
《蹴鞠》带感,野性的草原,隼来了;
《追逐》激越,逃亡路上的心跳;
《泪》破防,阿窦长大再做大将军;
《公孙恒》祭奠,一人换一城;
《阿诗勒部阵营》不羁,草原部落的广袤苍芒;
《大堂阵营》大气,初唐的气象万千;
《追逐》紧迫,号角吹响危机四伏;
《草原》轻快,马头琴鼓点吹响库里台;
《歌隼》泪目,满纸相思,命中注定;
《李世民》豪情,虽千万人吾往矣;
《寻》邂逅,一眼万年,恋心牵绊。
《长歌行》悠扬,是弓箭、是短刀、是长安的月、是㮶州的雪、是草原的星星、是珍惜后的失去,是来不及挽留的泪水,是千山外回不去的故乡,和梦里心上的盛世大唐。
音乐评分:10分。
剧版《长歌行》并不是武侠剧,但是武打动作戏却完全值得好好夸一夸。
古装剧,好像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武打动作,似乎古人不会飞檐走壁不科学,不会耍刀弄枪没人看。
这里有个认知偏差,如今古装剧进一步细分了,虽然细分的标准属种关系有点乱。以前还分仙侠、玄幻、武侠、历史,现在多的是古偶、宫斗、传记,总之这个分类倒是有些玄幻。
一般仙侠玄幻剧以特效为主武打为辅,武侠剧有招有式有门派武戏居多,历史剧拳拳到肉文戏为主。那么《长歌行》呢?更像披着历史外衣、主角们有着武侠梦的古装剧。
在字母站收藏了一位阿婆主的安利产出,用心收集的镜头和选取的BGM踩点混剪卡点转场,长歌刺杀二叔、秦老夜袭长歌、阿诗勒隼涉尔库里台决斗、绪风挑战阿隼、流云观歌隼联手、十八屋顶飞奔箭矢连射……行云流水,纵享丝滑,这才是武戏的魅力所在。
武戏评分:9分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怕拿酒当水卖。剧版《长歌行》的宣发史上最烂,没有之一。
一部宣扬少年成长、家国道义的剧,被宣传引导成了古偶,磕CP的工具。
身为曾经的媒体人,能够明白眼球经济的重要性,但无论如何博关注,正向宣传不该缺位。可事实上是,这部剧的宣发自始至终选择看不见。热搜、推文集中在CP向,从角色引向演员,司马昭之心罢了。
而诸多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自居的自媒体、达人、博主,不知为何要对这部剧下手,剪辑拼接歪曲故事情节,恶意截图引战粉圈,更有多倍慢速一帧帧截图主角用的武打替身,以炮击现在的演员不敬业。没有无耻,只有更无耻,没有底限,只有更下限。简直刷新了三观,这样的互联网环境,恶臭吗?
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真正用心观剧的、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人,并不会就此被误导。会写的,纷纷拿起了笔;会剪辑的,打开了视频编辑器,自来水们不断安利同学亲友。随着主流媒体的夸赞,海外发行破纪录,主创纷纷获得提名和奖项,剧版《长歌行》真正的让人看到了,虽然距离上档播出已过去半年。
即使时至今日,亦不乏新入坑的观众,纷纷惊呼后悔当时信了影视up主的鬼话,差点错过。
时过境迁,一年后来回顾剧版宣发,工作做得好吗?相当好,当时的网络舆情热度相当高,KPI是达成了。
只不过这样的宣发之下,主创被骂,风评被毁,按某呼某瓣的标准,至今还是一部“烂”剧。
一切还是归结于剧版《长歌行》的“不合时宜”,没有顺应全民娱乐的时代潮流。
拍甜宠古偶剧撒人工糖精不香吗?
那么多话题点可以炒,炒BG炒百合,炒的热度节节高,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吗?
为什么非要拍什么家国大义,白瞎了那么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流量潜力,会有人看吗?
答案是,不仅会有人看,还有很多人,陷进去了。
宣发评分:0分,不能再高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命由我不由天。真正的大女子,该当如是。
剧版《长歌行》是真正把女子放在里心尖尖上,一个个形象饱满的女子,是国内电视剧少有的。
女子不再心中只有情爱,依附于人,女子心中亦有大义,守护本心,有忠义,有担当。
李长歌说——
“男子又如何,女子又如何,阿娘生下长歌,为何总觉得,长歌不如男子,我有手有脚,有身手,我想去哪儿便去哪儿。”
“我要亲手击杀这乱世,并狠狠还上一刀”
奕承公主说——“若真的有那一天,记得替我瞧瞧,它变样了吗”
生不逢时的隋朝宗室女,蛰伏图存半生,只为完成复隋大计。机关算尽最后宁愿灰飞烟灭,也不愿向李唐臣服。
锦瑟夫人说——“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以狐媚外表做掩,配合奕承公主的大目标,孤傲勇敢,死亦无悔。
静澹真人说——“所谓道,终归于人,还是要看世间的好,陷于过去,只会徒增烦恼。”
公孙夫人说——“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罗十八说——“你见过她没有”
柴娘子说——“老天爷是公平的”
红拂女说——“别误了饭点,否则多跪一个时辰”
或惊鸿一瞥,或偶露峥嵘,都给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大唐女子力,顶天立地行走人世间。
最期待的流云冠悟道,着实毁了。原漫里最高光、最具闪光点的部分,在剧里被阉割的四分五裂。
从李长歌认为的“与人争,方能安生。与天争,方能立命”、“我不信命,我信事在人为”,到流云观静室对着【无为】无声流泪,她问自己:“争,错了吗?”
道家的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做应该做的,不对万物干涉,顺势而为,便是【无为】。
静澹真人的话,值得细品。“对一条河而言,无所谓来饮水的是鹿獐还是虎狼。况且虎狼亦是道,要阻止它的,是猎人。即使是一尾池鱼,我也不敢说一动一念尽在掌握,何况是人。想要算无遗策也好,想要万无一失也罢,算都只是术罢了,道,才是根本。能救下的人在眼前,岂能不救,救下眼前就顾不到以后,那又如何。此道无他,凭心而行,后果自负而已。”
取势、明道、优术,当李长歌眼中重聚神采,说出“我愿在有生之年得见大唐盛世”、“我要亲手击杀这乱世,并狠狠给它还上一刀”之时,她找到了她的道。
本心向治,术却向乱。
这是后续剧情发展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和行为逻辑的支撑点,但这个部分过于仓促,被严重弱化了。
关键情节被嫁接到原创人物李乐嫣身上,埋葬小五、五娘对话、平息流言,原本是李长歌醒悟的重要环节,一旦缺失,悟道显得突兀,而为了凸显李乐嫣的所谓“成长”,添加的人物高光,在其回到长安,闯入朝堂,当着百官之面,甩出“有家才有国”的谬论拒绝和亲之后,人设彻底坍塌。
全剧最“高光”的败笔无疑。
歌隼,草原上最烈的酒,爱上了长安城最皎洁的月亮
相比副线与时代不符的直白,还是更接受歌隼的含蓄内敛。势均力敌,双向奔赴,并肩作战的魅力,对于深度迷恋人工糖精,磕生磕死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阿准可是真的阿准……十四郎可是真的十四郎……相视而笑,惺惺相惜;
懂兵法、善谋略、不惧死——阿隼的欣赏,溢于言表;
曾经见她红衣打马街头过,如今睹她白衣城下献降。阿隼的心,乱了。
一次次相遇,一次次重逢;一次次错身而过,一次次失而复得。
在彼此时间里相见,在不同世界里相勉。在远远思念成茧,刹那叠叠生衍,叠成了永远。唯愿与你 ,一生相守!
歌隼,从此走进了对方心里;也走进了鸟蛋们的心里。
古装励志传奇剧,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不违背整体历史进程、历史人物评定而展开的故事,并非正剧。在接受这个设定的前提下,再看剧版《长歌行》。
超话里有极其牛掰的剧粉,从唐代疆土入手,结合剧情走向,画出了长歌的关山万里路。在这一篇篇惊才绝艳的分析里,地理小白了解到唐初战略要地是朔州,剧中孤悬在草原大唐之间的飞地是㮶州,叛唐将领是罗艺,剧中是罗义。诸如此类,不在少数。当然,剧一开始出现的提示——本剧纯属虚构,也表明了这部剧并非正剧。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现在的文艺环境变得如此苛刻,曾引以为净土的豆瓣一片乌烟瘴气。
试想《还珠格格》、《甄嬛传》这些剧作放在今天,是不是也会被喷的唾沫横飞。还是说,现在流行以正剧的标准看古装剧了?
想来并非如此吧,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流量二字。剧无论优劣,但凡有粉丝数量庞大的演员加盟,夸赞捧场没人看,恶评狠踩流量高,这才是自媒体时代的“财富密码”。事实如何不重要,有争论就有流量,有流量才有利益。
当初看完首播几集,觉得还不错,却没想到在热搜、字母站看到的是另一番光景,恶评如潮都不足以形容此间盛景。发布时间与首播时间相距不足30分钟,连此前觉得还不错的影视UP主们,也纷纷发布了“烂剧”盖棺定论。之后的一个月更魔幻,直至今天,百度搜索电视剧长歌行,仍然负面评论一大片。
长歌行漫画抹黑李世民歪曲历史——请问您看了吗?看完再这么说,敬你是条汉子!
主线没有CP感——CP感是什么东西,重要吗?看剧还是看人?
副线大灰狼小白兔好好磕——为什么不看甜宠剧?非常希望剧方能把这部分与主线格格不入的剧情剪掉,单独发行乐嫣传。
女主妆造劝退,被女二艳压——妆造怎么了,贴合原漫伤你眼了?电视剧里艳压?红毯拼演技吗?
为了省钱放PPT糊弄观众——致敬原漫可还行?有些穿插很有新意。还是说有人喜欢看战场上军马吞铁蒺藜的鲜血淋漓?
剧情降智——李瑗认出太子令系伪造这段看懂了吗?
get不到演技——您是中戏、北电还是上戏的?表演系的老师吗?
洗白罗艺——认字不?
这些点评的人究竟看剧了吗?真有这么烂吗?是我的审美有问题还是有人集体瞎了?
事实证明,都不是。资本当道、流量密码的诱惑之下,每个人不同的选择罢了。
在这样纷扰的舆论环境,泥沙俱下,愈发显得坚守者的可贵。
至于热衷此道、乐此不疲者,用剧中魏书玉的话来说“一个人若是执念太深,便会失了本心”。对违逆本心的人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观剧是很私人的事,有人共鸣最好,无人应声也无妨。尊崇本心而已。
一部剧承载不了太厚重的家、国、道、义,但这部剧传输的文化内核,让人喜欢,音乐、打戏、台词和群像,更让人难忘。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全剧综合评分:7分,瑕不掩瑜。
后记:
观剧一年后才发声,一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整理观后感。二是由于失望,对整个网络环境极其无语,观剧体验太差。
但有些观点,并不因为时间过去久了,就淡忘了。
好不好看,值不值得看,自己去看了才知道,何必让网上的舆论,主导个人的选择。
说好看的,有可能只因为喜欢某个演员;说不好看的,也有可能仅仅因为某些主演的发套。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羊群效应的人云亦云。
最后剧漫应该分离来看~
原漫很聚焦,主线非常精彩,女主有勇有谋,男主有点憨憨。
电视剧群像出彩,三观很正,主线紧凑有张力。男女主一路成长,双向奔赴,细腻隽永,配乐世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