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龙应台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触动,原因是我那不知上进的弟弟,而今天再一次刷新我对它的认知。上午好友发来消息,一直哭诉抱怨她的弟弟如何使尽各种手段逃学,和父母为敌。听不进半点劝阻,倔强坚持自己“明智”的选择。终于逃离学校,辍学成功。
十几岁的初中少年,一心想逃离学校,到外面追世界,不知天高地厚,凭着一腔孤勇,心里时刻觉得自己是个“英雄”。和哥们称义气,打游戏,逃课,睡觉,嘴里满是对某个老师不满。那些课本,不再对他们有吸引力,学校的规矩,已经束缚不了少年飘离的心,当初纯真,懂事的少年早已消失不见。
距离感是个遥远的名词,隔着无形的屏障,把彼此之间疏远,形同陌路。
虽然目前国民文化素养有很大改观,文化软实力也在逐渐提升,而九年义务教育也已实施多年。不可否认的是,在偏远落后的县级贫困区,生活,思想水平不那么发达的乡镇农村,教育流失率依旧严重。
农村的孩子,没有好的环境教育,入学质量远不及城市,长到十几岁的孩子,叛逆,学习差,只要开启辍学先例,那么会有三个,十个孩子效仿,他们要“合群”不想被大家抛弃,羡慕那些离家打工几年,穿着光鲜,拿着昂贵手机,奢侈品的同伴,不想再过单调,枯燥的生活,打工比坐在教室读那些让人心烦的书更有意思。
努力装作“合群”,不知道自己是谁,最后终究被风浪冲走。
少年“病”了,病的很严重,没有万能药救治,少年不再是少年。
想起中学辍学的同学,外出打工几年,逃不过结婚,生娃的命运,偶然几次遇见中学的同学,带着可以“打酱油”的孩子,坐在一群妇女中间,高谈阔论带娃经验,跟我打招呼,我只得不好意思地走开。那些可以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似乎真的不那么令人羡慕。
少年的病,是心里滋长的扭曲价值观,老师的教育,父母的劝导,究竟怎样治愈少年?或许让他们去外面闯荡,多一些经历,知道异地无依无靠的孤单,尝试勾心斗角,复杂万变的人情冷暖,会有一天,少年会成熟,会理解,当初奋不顾身想逃离的学校,现在一定想无比渴望回去,理智会战胜无知,经历会战胜冲动。
那些少年,是值得同情的,值得被关心的,他们的敏感,脆弱,少年将他们的内心封闭,孤注一掷,但是,那把开启心门的钥匙一定会来,少年的病也会好吧!少年,少年,你已不再是少年!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