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原来这样做,就可以建一所阅读避难所

毛姆:培养阅读的习惯,实际上是为自己铸造一座避难所,让我们逃脱几乎人世间所有的悲哀。


阅读给人带来见长,使人收获智慧的愉悦。

阅读给人带来力量,使人柳暗花明又一川。

阅读绘制精彩情节,使人忘掉暂时的现实生活遇到的痛苦。

……

阅读的好处是说不完的。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著作是如何产生的。

换句话说,要成为什么样的作家才能写出这些传至百年,依然不衰的作品?


这个答案,作家毛姆早在19世纪就告诉我们了。提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读者还不知道他是谁。但一说他的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很多人说:“哇,原来是他写的呀”。


1954年,毛姆被英国女王授予"荣誉侍从"的称号,并成为皇家文学会的会员。可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却身材矮小,口吃严重,不爱交流。父母早逝,他也早早失去庇护,从小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这些成长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这时候手旁的书成为他的救命稻草,他也用文字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今天要分享的是他的随笔《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虽说是随笔,但是书籍的框架十分清晰,分为三个大点。


第一点,解读:如何读书才有乐趣。

第二点,也是本书最浓妆厚笔的一点: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

最后一点,作者给大家留了一个开放题: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


今天的答案就藏在占据了全书50%笔墨的第二点中——介绍了咱们从小听到大的十三位伟大作家与写作的渊源。


这十三位作家,既有来自底层阶级的狄更斯,也有来自中产阶级的司汤达、伪装成贵族的巴尔扎特,他们身上都有三个共同点。正是这三个共同点,让他们能写出为世人提供“避难所”之作的佳作。


一、笔耕不辍,才能写出惊世之作

 

“想要写出惊世之作,你必须笔耕不辍”,这个让人一笑而过的真理,却被很多人忽略。而毛姆列举十三个有力例证来再次强调日常练笔的重要性。这十三位作家都有写日记、书信的习惯。


巴尔扎特,他每天饭后就休息,凌晨一点起床,手握6个小时的鹅毛笔,到七点才把笔放下。这种规律的练笔,让他具备不用写提纲,就能直接写初稿的实力。


23岁的狄更斯,开始写伦敦生活系列的随笔。这个习惯,让他具备日后在同一个月开工两部作品的能力。


这些例子狠狠打脸现在到处可见的21天写作训练营。这种亏,我吃过。看完某推文,我信誓旦旦地报名写作训练营。但是毫无经验的我,在整个过程,学习非常吃力。想结营时要写出令自己和老师满意的作品可谓是天方夜谭。


像狄更斯这种大文豪,一开始在《晨报》上发表作品,都没掀起啥水花。他继续练笔两三年,终于在《匹克威克外传》的第六章,收到读者的催更信息。


一个学了21天写作的小白,怎么可能马上就写出10w+的文章?


如果有,那只能证明TA之前有写作经验、有练笔习惯,通过21天的密训,打通了写作的任督二脉。


还有,大家千万别理解成“只要笔耕不辍,就能写出惊天之作。”


一开始,曾国藩连续几年都考不中举人。这不是因为他不够勤奋,他可是一个背书背到把小偷哄睡的人。而是因为他前几年都遵行老爸的“死记硬背”原则。直到第10次科举失利,他才改变学习方法,并不断升级学习之法,最终他高中举人,此后仕途一路开挂。


那个改变后的学习方法和21天训练营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引领,让你不至于走弯。


但是真正能让曾国藩坐上两广总督的位置,是因为他一直卷不释手。

 

而成为妙笔生花的作家,得靠你习得正确方法后的的笔耕不辍。


世界上其他工作和写作是一样的道理,要想作出惊世之事,勤奋二字需牢记在心。



二、生活压力,让人不敢懈怠

因为热爱而写作的作家,很多。但是毛姆介绍的很多作家,却是因为爱上赌博却屡输不止,经常要报社预付稿费,并签下不平等条约“若不如期交稿,需付双倍稿费”。所以他们经常顶着这种压力写作。这过程中,他们写过很多烂小说,但也有许多读者呼声很高的作品。这类作家还不占少数,在此我就不公开他们的“恶名”,大家可以去书中找找。


近两年,很多人都想做副业,想减轻生活的压力。写文章这个副业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从2020年知识付费较去年增长4倍,就能看出。但只有20%的人在这条写作路上正在努力;80%的人,只是报了一个班,然后下班该干嘛就干嘛。  


那20%的人,为什么能这么坚持呢?


一半因为热爱,一半源于压力。


这份压力不一定指生活上的穷困潦倒带来的食不果腹的压力。在当代社会,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会给人压力,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会给人压力。


这份压力之大,让他们不敢懈怠,不然未来10年,他们还是过着现在的生活。

 

这份压力之大,让他们产生提高自我的意识,学会让自己增值,不然未来10年,他们一定掉价。

 

无论是写作,还是其他工作,都得有些压力,不然很容易温水煮青蛙。                                                           


三、不同的生活体验,激发创作灵感

当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特、福楼拜等著作,我们不仅读到英国的人文风情,还会读到巴黎的热情奔放,笔下的人物也在不同的地点遇见不同的奇遇。是什么让他们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书写异国风情呢?


这就归功于欧洲这块腹地,虽小,却有许多国家。而这些作家会定期跨过英吉利海峡,翻过黑山,徜徉在多瑙河、莱茵河,去旅行、去寻找爱情奇遇。路上的所见所闻大大丰富他们的著作。


本书作者毛姆被称为“世界旅行家”,与爱人哈克斯顿携手同行,游览了中国、印度、拉美等地。他与旅途中各色人等的来往,搜罗大量"奇闻轶事",而这些素材日后都成为毛姆小说创作的源泉。


现在疫情仍然当道,自然是减少出门。但是我们比19世纪的作家幸运,通过网络就能云游博物馆,这也满足了我们的体验。在线上观看奇葩说、脱口秀大会,也能碰撞出不少精彩的观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及时用文字去记录云旅游或者看节目时的想法,也能写出一篇成型的文章。


很多人读完毛姆这本书,感受到小说的乐趣,纷纷买书。

 

但这本书毛姆也用自身经历、用十三位优秀作家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成为一个建造避难所的人。

 

没有那么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然也不会出现伤仲永这种遗憾了。要成为优秀的作家,写出名作,那就多写、受压、多体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