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好多人都充了爱奇艺会员,问他为什么要充,我们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a你平时在哪看电影啊?
b......
a......
b b站是什么,我充了爱奇艺会员!
a网上有很多资源啊可以下载啊,何必要充爱奇艺会员?
b咦,真的么,在哪能下到?
a通常你在资源名称后面加上.torrent/.mp4的后缀,就能搜到,还有网盘神马的
b...t什么t
a torrent,种子的后缀,好比你看的小说后缀是txt,那 在爱奇艺搜不到的资源呢,你怎么看,比方美剧,新的大片?
b我不看美剧,大片去电影院
a哦,好吧(喂你什么,你就吃什么,真好养),那毛片呢
......对方一脸对it屌丝的俾倪,不再理我了,我的 “av字幕网” 用户需求访谈每每刚开头就终结了
方便快捷/即时 的资源,促成了好多爱奇艺会员,这个标准也大概是好多用户 评价这个视频网站好坏与否的不二维度。
尽管这些资源在其他途径也可以找到,但类似输入torrent后缀这样一个门槛就足够挡住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在爱奇艺留了下来。
横向扩大下范围,其实大多数网民也就初级用户的水准:四五年以上的网民,营业厅充话费,代买火车票,不会淘宝,不会下小说的大有人在;有意识的用百度搜索并且在百度知道得到认同度很高的一个答案,可能会蛮有成就感;同名小说电影评分的参与量,电影是小说的十倍以上,知乎中点赞的用户量是写答案用户的十倍以上;同一个用户,在微博上还能写两句,可能到知乎这种公开场所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有些产品很小众,可能因为对初级用户来说这个上手门槛真的太高了,即便豆瓣电影是豆瓣最大众的产品线,可能很多初级用户并不会下载对应的电影,在线的资源又那么少,对这种场景,评分显得鸡肋,因为没有后续动作(不仅在豆瓣看不了,在网上其他也看不了)。换到产品功能上,微信朋友圈鼓励发照片而不是写文字,就是因为拍的门槛要比写字低很多,又如前两年的陌陌vs豆瓣。
顺延到ap搭建者的角度,可能大多数ap(非物联网,高级智能)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在互联网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对初级用户来说,这些需求颗粒不够明确,或者藏的太深不容易找到,或者太散懒得去找,而ap致力于集中、梳理这些答案,在此之后围绕答案的一丁点组织和生长,才是ap在互联网特有的东西。
比方完成这条路的下厨房。之前菜谱 网上有的是啊,新浪博客,微博,豆瓣神马的到处都有,下厨房初期集中了这些资源(同时也在集中高质量用户),起初的产品框架就服务与此(图文配合的方式降低用户创建资源的难度),到后期的菜单组织资源和下厨房市集,才算做产品主线上的生长。
旅行蝉游记-氢气球,健身之于keep(提供标准化草料),k12教育-洋葱数学,好像也可以归类为收集各种青草,晒干,打碎混合投喂这种,大多数内容,网上本来就有。
话说回来,av的字幕/资源同样很散碎,不方便找,有用户群,看起来也很符合上面的情景,但我真的不是为它写的...
我想我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