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在前,会有很多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的前程而驱驰,如李白宛若仙人,飘然世间;乱世之中,亦有很多忧愤之士,秉笔直书,慷慨陈词,如诗圣杜甫。杜甫经历安史之乱,作品多为战乱后期所写,忧国忧民之思,爱国情怀溢于言表。
玄宗后期,沉迷声色,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朝政腐败;天宝后期亦有很多农民流离失所,人民生活贫困,如此危机便潜滋暗长。天宝十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首先发动兵乱,协同众多少数民族反于范阳,潼关失守,玄宗仓皇入蜀,整个北方地区大都陷入战乱之中,为期八年的战乱拉开序幕。这场巨大的灾难改变了文坛的风气,失意的士人开始描写社会的不公,人生的艰辛,诗人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首先感受到衰败的到来,写了很多关于动乱的诗歌,后来唐人元结将此做成《篋中集》,给予很高评价。元结亦写了很多此类的诗,最出名的当属《贼退示官吏》,写赋税之灾害,杜甫读过此诗给予了很高评价。盛唐诗人由此将抒写理想转为描绘人生悲苦。而这类诗人中,当数杜甫最为著名。
杜甫是陕西西安人,生于河南巩县,为晋朝大将军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爱民思想贯穿一生,青年时代在盛唐悠游岁月,车马轻裘,二十岁南下吴越,四年后到洛阳举进士不第,三十岁回到洛阳成家,三年后遇到被谗贬退的李白,两人同游梁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久他们去泰山,在此他写下了《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也有过做官理想抱负,但是这个理想在他入长安后便破灭了,后来他又一次来到长安,两次共十年的长安生活让他了解了人民疾苦,十年里他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九首》等作品,反映天宝后期动乱社会的面貌。安史之乱中,杜甫落入敌手,被押解到长安,在这里他写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他听到玄宗儿子即位的消息后,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赶往风翔,被封为左拾迷。后被贬,他写出了“三吏”、“三别”,两年后,他终于看透官场,决定带着家人孩子前往蜀中。在这里他结草堂而居,一直动荡不安,大历三年,在自潭州赴岳州的途中于船上病亡。
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不仅仅因为他在诗中细致的描写了动荡的社会,还因其提供了比历史更广阔,更为具体的生活画面,他给予人民的无限同情,让人读之动容。杜甫的诗史性质决定了他写作手法的变化,他用叙事手法写时事,借鉴《诗经》;他既叙述事件的经过,也用力于局部描写,于精微之处见真实;在叙事过程中,他还融入自我感情,客观叙事无主观抒情的结合融为一体,反映的是历史画面,抒发的却是一己情怀。这是杜甫诗歌的特色,是诗歌表现方法的转变,也是杜诗异于盛唐诗歌的地方。
杜甫写时事的诗多为古体诗,但他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有更辉煌的成就。首先,他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不仅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而且用之写时事,他的这类律诗多抒情和议论而少叙事。他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尤其是《秋兴八首》名句很多,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这组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但是外族入侵仍然不断,作者的挚友先后离去,诗人依然漂泊,山城秋色引发了他的故园之心和对京华岁月的怀念。这八首诗就是在这个脉络上展开的,一层深入一层。在声律上,杜甫把律诗写的纵横恣肆,非常合律而看不出来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全诗把一种骤然而来的狂喜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语随意却又巧夺天工,表达方式如同散文,感情流畅,不受律体束缚。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是在于把体式写的浑融流转,无迹可寻,让人忘却律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写出来,末联又有一种蓦然回首的惊喜。杜甫律诗的另一成就,在字与句的锤炼,常用倒装,叠字,使句式富于变化,杜甫自己也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运用很大的精力在炼字上。
杜甫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这是一种悲愤的心情,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的处世态度能够将这种喷薄欲出的悲伤给抑制住,让它变得缓慢、低沉、变得低回起伏,所以杜甫的悲伤是娓娓道来的,而李白的心情是呼之欲出的。除此之外,萧散自然,也是杜诗的特色,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种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了这种萧散的特色。像这样的诗还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不同风格的形成,与他不同时期的遭遇有关,战乱时期他悲歌慷慨,这时表现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比较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的诗歌,成都草堂时期这样的诗歌就不少。
元稹、秦观都曾给过杜甫很高的评价,这些都是就他的作品而说的。但是从他的诗歌里,我们还能看到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与屈原相似的深沉忧思。在他的诗歌里,我们也可以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以及《诗经》那样的慷慨悲歌,它们缘事而发,与建安诗歌有关;铺陈技巧也有汉赋的影响,五言诗广泛受到魏晋南北朝人的影响,如阴铿、何逊、鲍照、沈佺期,他自己说“颇学阴何苦用心”;他还主张转益多师,像初唐四杰、王维、孟浩然、李白致敬。到宋代以后,杜甫的地位更高,他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朽的象征。
后来很多爱国诗人读了杜甫的诗,感觉如同身临其境,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曾经说过“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甫能够在后代找到很多惺惺相惜的人,而且这种共同的感情是爱国情怀,足以显示他的伟大。他心系国家安危,同情人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敬。
赞曰:
杜甫诗歌万古传,沉郁顿挫可称仙。
悠悠华夏五千年,碧血丹青书汗简。
三吏三别为人赞,七律五言可堪全。
倘若诗圣能在世,倚马万言又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