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左右的女性,大多数不是在照顾老人,就是在带孙辈,或者在麻将广场舞的队伍里徜徉,而54岁的若曦却是个例外,她沉浸在文字的天地里自得其乐,用“宅”来形容她的生活并不为过。
不是若曦不爱热闹,而是远离热闹的职场后回归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扎堆、不串门、早锻炼、晚散步,尽量不出门,每年安排一次远行。
不出门的原因是若曦的装备有点沉重:电脑、支架、笔记本、鼠标、垫子!双肩包背得满满的,而且离开家里的熟悉环境,感觉心像飘起来一样,找不到写作的感觉。而远行就不一样,那是带着向往、带着期盼,一言一行都是码字的素材。
对文字如此厚爱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文字改变了若曦的命运,让她有了方向!
01
若曦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工薪家庭,父母都是铁路职工,在她四岁的时候,一场意外父母和年仅一岁的弟弟瞬间丧命,可怜的若曦成为了孤儿。她被迫到乡下和奶奶一起生活,而叔叔则成了若曦的监护人,靠着父母的抚恤金,若曦才顺利成长。
70年代的农村生活条件落后,物资匮乏,精神生活更加匮乏,而若曦所有的娱乐便是和邻居小伙伴们一起,春天掏鸟窝、夏天捉虫子,秋天在河边钓鱼,冬天捉迷藏。
唯一让若曦看到外面世界的机会,就是春节的时候叔叔把若曦和奶奶接到城里过年。若曦和堂弟堂妹一样拥有一套新衣服,那是婶婶亲自踩着缝纫机缝制的;堂弟堂妹友好地把画书送给若曦看,尤其是堂妹还能绘声绘色地给若曦讲故事。
过完春节和奶奶一起回乡下的时候,婶婶贴心地给若曦买城里小女孩戴的有机玻璃发卡,而叔叔则给若曦带一些画书。
也就是那时候若曦爱上阅读的,还吸引邻居小朋友打家里一起玩,听若曦讲外面的故事。。别人家都是几个孩子,奶奶家虽然只有若曦一个,但她并不孤单,她有画书陪伴,还有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等到上小学的时候,若曦能按着拼音阅读小人书的时候,对书的渴望更加强烈。邻居大伯以前是老师,那个混乱的年代被迫回到生产队赶大车,他家里有点藏书,偶尔拿出一本借给若曦看。
印象最深刻的是邻居大伯借给若曦一本繁体字《红楼梦》,还是线装版,若曦艰难地“顺”完了那本书,拢共记住了是个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老师,麦忙假的时候老师鼓励同学们给学校捡完麦子后,再加班给班级创收一些麦子,然后让若曦帮助卖掉,所得的钱又让若曦到公社书店购买画书,办了班级图书角。
就这样有限资源内,若曦和同学们开启了正规的阅读模式。又因为若曦喜欢看书,班主任也乐意把自己的存书借给她看。《徐飞三次去南京》、《山村女教师》、《高玉宝》……都是那个时候阅读的,也就是在那一段时光里奠定了若曦的阅读模式。
02
整个初中阶段,若曦一边上学,一边帮奶奶耕种着半亩自留地,但看书的习惯依然坚持着。
同学们有书互相借阅,但有时间限制,周末拿到书用如饥似渴形容都不为过。
若曦在自己的小屋里点着煤油灯,让奶奶心疼不已:“妮,省着点煤油。”
“知道了。”若曦嘴里答应着,手里并没有放下书。
那几年若曦的阅读量特别大,能买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能借到什么书不会放过。
进入高中阶段,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若曦面前:父母的抚恤金只发到若曦18岁,18岁以后若曦就要自力更生!
在书中若曦“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走出去是若曦读书的唯一动力,她不想和同龄的小伙伴一样相亲、结婚、生几个孩子。
高中三年若曦学习上几乎是玩命的状态,她明白:只有通过高考这条路她才能走出农村,见识到更丰富的景象。
除了班级订阅的《辽宁青年》《中国青年报》,若曦几乎断绝了课外书,但是高三那一年有一个和文字有关的任务落在了若曦身上。
那时候凉山还不太平,仍有部分官兵驻守在“猫耳洞”,学校和那边有联谊活动,要求每个班级每周写一封慰问信。若曦的班长就把这个任务推给了若曦,好吧,不就是每星期写一封信吗?
坚持写信虽然高考没有对语文成绩有提升,但是练就了若曦快速写文的速度,甚至在学校饭厅的窗台上也能完成一封书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录取率不高的年代里,若曦凭借自己的努力虽然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也被本地的一所师专录取了。若曦选择了学校,但是对文字的热爱丝毫不减,开始了长达几年的写日记的习惯,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摘抄好词好句了。
03
工作成家之后,大部分精力给了工作,毕竟要赖以生存的,留给阅读的空间并不多。
后来工作调动,若曦离开了热爱的三尺讲台,做了一份和文字无关的工作,成为了若曦半生的遗憾。
后来成家有了孩子之后,有限的精力既要给工作,又要给家务,更多地留给了孩子。
和孩子亲子共读的时候,若曦才隐隐约约感到自己曾是一个读书人。
陪同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若曦先生工作繁忙,和孩子的互动仅限于带出去玩和改善伙食,陪伴孩子学习的任务就落在了若曦身上。看孩子的课本,检查孩子的作业成为了若曦的业余生活的日常。
孩子上大学之前,若曦的阅读习惯不曾改变,除了记读书笔记,那些年若曦再也没有写过什么,日记也被迫停止,仿佛成了文字世界的边缘人物。
若曦阅读量的有一次增加,真的要感谢在外地上学的孩子,是孩子让若曦又一次燃起了阅读的兴趣。
孩子了解若曦有阅读的习惯,无论是若曦生日还是春节,孩子送给若曦的礼物都是书籍,除了长篇小说,还有年轻人喜欢的书籍。比如韩寒的《青春》、大冰的《好吗 好的》、张嘉译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等等。
毕业典礼的时候,若曦提前到了孩子的学校,在毕业生处理带不走的物品拍卖市场上,若曦100元买了一纸箱旧书,多半还是本地书店买不到的书籍,这让若曦为之欣慰。
04
孩子大学毕业,若曦也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先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飞成都,到重庆,顺江如下看三峡大坝,再去西安领略风景,一路走一路游,看风景、品美食,弥补了工作时不方便外出的遗憾。
生活刚刚归于平静,就迎来了2020年那个特殊的春节,不能外出的日子里总得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消遣时光吧!于是,若曦在孩子的遥控指挥下在自媒体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开启了网络码字生涯。
虽然能熟练打字,但是聊天和写文字又有很大的不同:聊天都是熟人看懂就行;写文字是给别人看的,不但要注意文字语气,还要注意段落和字体大小,以及插图应景。
孩子成为了若曦的免费老师,把问题积累到周末,向日葵做媒介,遥控指挥解决若曦的电脑操作的问题。
等大家都能自由活动的时候,若曦基本能熟练在电脑端码字了,成就感满满。
若曦在自媒体平台摸索着写作一年之后,开通了收益,每天几分、几毛的收益给她一点安慰。
就在若曦彷徨无助的时候,遇到了写作界的“触手怪”,并被邀请加入了她的文学群,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友友们一起参加挑战,从每天800字,目前3000字的单篇,很有可能还会继续挑战乃至挑战日更万字都有可能。
不服输的性格让若曦在挑战中勇往直前,她明白目前自己的写作技巧还不成熟,若曦一边更新自己的文字,一边借鉴大咖们的写作模式,保证每天的输出顺利完成。
在文字的世界里,写作就是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后的成熟想法,起码自己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一点点启发;
而阅读就是输入,没有持续的输入,写作的素材就会弹尽粮绝,无内容可写。
在读写中平衡,若曦把每天的时间都有分割,晨跑的时候听书灌灌耳音,上午在家安静码字,下午休息,晚饭后散步,睡前阅读比较喜欢的、值得阅读的书籍。而那个时候,若曦必定端坐在书桌前,一边阅读、一边记录。
纸张书、电子阅读、阅读器阅读都如此,阅读的观点刚好成为第二天码字的素材。
自从码字,若曦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以前阅读,好词好句、好段落、高观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而开始写作之后,这些内容若曦都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文字,用各种题材形成文字,比入写作感悟、读书笔记、所思所想、心情随笔。这些内容集中起来,就是若曦文字世界的素材库,用到的时候,信手拈来粘贴复制就成为了正在写文的一部分。
05
也许会有人关心这个问题:若曦写文的经济效益如何?
可能真的要颠覆大部分人的认知了,除了几万个钻和贝的收入,还有两千多元的现金,真的没有多少收益。
曾经也有人愿意20个贝买走若曦的文章,而且是挑选其中的一部分,买断署名权,被若曦婉拒了。这样卖掉自己的文章,就像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卖给别人抚养,孩子将来长成什么样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目前若曦一直在自己的账号下码字,持续码字的第四年,若曦锁定了长篇和故事文,而且每天都在持续更新。
在简书上写的故事文拿到某乎上试水,混个脸熟;长篇都在私密状态下,目前她明白自己的水平不足以泛起浪花,索性沉淀一下就好。
每天完成这些任务,若曦还是习惯性写一条问答练习命题作文,也会写一篇家常理短消遣自己的情绪,这都成为了若曦码字的日常。
码字的初心,若曦为爱写作,持续几年之后,有了自己的方向,若曦也渴望自己的文字都够变现,但不是现在。
这几年里若曦还没有向平台投过稿,她的理念很中肯:在持续写作的道路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风以前,过早投稿,为了那点稿费,就要迎合编辑的胃口,很容易被带偏的。
若曦给自己5年的写作练习时间,如果还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那足以证明自己不是写作那块料,权当为爱发光就好。5年之后如果写作的文字有了份量,若曦还是考虑把自己的文字上架销售的,谁和金钱过不去呢?
在若曦的心里,自己辛苦工作几十年,那点退休工资也就能解决温饱而已,期盼自己的文字能带来一点效益,成为将来旅居养老的盘缠呢!
有梦想,也就有动力,为爱而写,为变现努力,但无需逼迫自己坚持——心中有写作的爱好,每天都有写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