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未老,遇君…君已亡”
喜欢张国荣,却又不好意思说我是他的粉丝,因为对于张国荣我确实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粉丝。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堆得满满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电影碟片,而最初我也是在那些形形色色的碟片中迷恋上这个叫做张国荣的男子。我喜欢他的电影,他的声音,他的面容,他的一生和他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在高三知道这本书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志摩千岁笔下的张国荣是什么样子,只是高三的时候被高考“折磨”着,每天除了背书做题实在没时间看这些课外书,但也怪我记性实在不好给忘了。
再次想起这本书,已经是在进去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本想着去买书来看,看了淘宝,实在太贵。而我家这边也没有书店,便放弃了买书的心思,在百度上下载了电子书。当我在手机上翻开这部书,本以为会看见十二少的娇嗔、何宝荣的放纵或是漂泊不安的阿飞和从一而终的蝶衣;本以为会听到《风继续吹》里的青涩、《风再起时》的不舍或是《红》里的傲然于世和《共同渡过》里的感慨万千……然而这些都没有。文字平淡,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惊艳万千,但我却释然了,因为总是太习惯于看着他在戏里演绎着自己的人生,便忘记了去了解真实的人生里他所演绎的那些属于自己的更精彩的戏。
正如作者志摩千岁所说的那样,太熟悉的人无法写,不熟悉的人写不出,像她这样“熟人之上,朋友之下”反而是最佳视角——确实如此。作为“熟人之上,朋友之下”的她是最适合为Leslie写这本回忆录的人,因为处于这种关系的她能够更好地从感性中抽身出来,不会太过于华丽的美化Leslie,也不会胡乱的讨论个人看法,这也会让她从Leslie坎坷的成名之路中抽身出来,向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国荣,那或许是一个脱去了明星光环的平凡的张国荣,就像是隔壁的邻居哥哥一样。
作者是一位远在他方的日本人,因为参与了张国荣两本写真集的策划与制作,所以她在书中展现了她与张国荣相处时,他各种各样的状态。但无疑他是一个尊重他人、有礼、不喜摆架子的人,他也是寂寞和无奈的人。这些都透过那一页页的文字直接传达到了我的脑里。张国荣不喜欢香港,这个让他名声震天的地方,书中好几处都有提到。我想也许没有几个大红大紫的港星会真正完全的喜欢那个城市,也许是因为它实在是很会伤人。所以他才会不远万里,来回日本好几次,连写真集都是在日本发行,他也似乎很喜欢那个存在着许多喜欢但极少伤害他的歌迷的国家。
在志摩千岁眼中,张国荣其实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形象,她在书中用了一段文字细致的体现了出来:
“Leslie是个性格十分直率,从不妥协的人,而工作中的他又是一个让旁人看的心痛的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所追求的理想常常是障碍重重的,要同理想和与理想存在着鸿沟的现实和平相处,他要奋斗、会受伤、需忍耐,甚至有时会弄得自己伤痕累累。他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现实主义者,面对他的理想和现实,他就是个完美主义者。正是因为同时具备这种看起来有诸多矛盾因素的性格,所以他时常会给人以复杂而难以理解的印象,有时精明过人,有时又单纯的像个孩子。”
这是这本书里唯一一段对于张国荣的纯粹的评价,也是这本书里唯一一段可以被我摘抄出来的句子。因为整本书都是一个个缓慢而悠闲的故事,而且那些稍显冗长的片段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被摘抄的内容----或许作者只是希望读者可以和她一样,细细的去品读这些故事,慢慢的陪Leslie走过那一段路。
我不能说这本书就是展示哥哥生前种种的最好物品,而且作为一个演艺明星的回忆录,这本书着实是太过于平淡了些,没有太多的八卦和花边,亦没有太多关于私生活的介绍。但作为喜欢他、钦佩他也心疼他的粉丝来说,这样的简单和真实,正是张国荣他一生所追求的干净和完美,他一直都是那个没有粉饰没有伪装的、万物众生中最磊落的Leslie。
在这本书的最后,志摩千岁用这样的一段话为她认识的张国荣和这本回忆录画上句号:“所以我将万千感慨汇成一句赠言,以此代替说再见——Leslie,谢谢你,好好休息吧。我们一定还会再相见的。”
最后的最后,我也一直相信着我可以见到他,平凡的人生我从不后悔喜欢上他,只后悔在那些可怕的言语一遍遍伤害他时,我无法为他抵挡一分半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