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状态在自然地进化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形成,突然有一天人类有了意识,开始思考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当我们困惑于这三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我们活着的方式,我们对于自身的存在开始进行思考,对活着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思考,如何才算活着?
普通的生命状态对于我们而言并不完全等同于活着,而真正的活着是让你有自由意识,让你有意识的去思考去行动,我们如何充分让自己在自然的生命状态下真正的活着决定了每个人的有效寿命,你活多久和你存在多久是有本质区别的。
作者在《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一书中讨论到如何有效使用每一天脑力说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意识发挥到最大值,让自己活着的状态更持久一些,抵御干扰和科学规划。作为干扰而言,一方面是来自于内部,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外界,由于我们人类的基因经过多年的进化,内置了很多固定范式,比如黑夜会恐惧,看到巨型动物会下意识地逃跑,看到美女/帅哥会有想法等等,正是这些来自内部的固定范式造成了对于我们的内部干扰,在当今的生存状态下,难免有一些基因的设计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世界,当你看到老虎和狮子的时候,本能地逃跑已经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都关在笼子里,这时候所产生的恐惧可能就属于对于自身的干扰,类似的干扰还有很多,看到美女后紧张脸红,股市中的追涨杀跌,这些都形成了所谓的内部干扰,让我们容易采取错误的行为。
外界干扰:在外部吸引你注意力的事情就太多了,电视、电脑、手机等,这些外界的硬件很容易就会让你被干扰,刷下朋友圈、看看连续剧、打个游戏,这些行为都在干扰你的自主意识,如何抵御这些干扰决定了我们活着的时间,平日越依赖电子设备,越容易脱离自主意识的范畴,进入到他人设计好的模式之中,让生命在套路之下运行。
科学规划则是通过人为的设计来帮助我们来抵御这些干扰,通过计划来隔绝对你造成干扰的因素,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
1、 规划自己每日的工作生活在计划表中给自己限定时间,能5分钟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延,将不同的工作安排到不同的时间段,比如说有一些需要创造力的脑力工作尽量安排在上午10点左右,而下午一上班则安排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保证自己的工作安排与大脑的注意力曲线一致。
2、 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这个颗粒度的长度决定了每个人每日工作生活的细化程度,有人以1小时为单位安排工作,有人以10分钟为单位安排工作,显然两个人的时间颗粒度大小是不一样的,以10分钟为单位安排工作的人更能有效掌控自己的时间,王健林都是以15分钟为单位,比尔盖茨则是5分钟。
3、 思考、总结、输出这是一个持续提升个人效率的有效方法循环,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思考、总结、输出的过程,对自己每日完成情况进行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自己从中找出可提升的点和可避免的坑,进而优化以后的计划,帮助自己最大效率完成时间的有效利用。
生命的自然长度无法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只有自主意识的强大才能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流淌,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关注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体会活着的意义,提升自己的生命效率,让自己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