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乐
淡淡的,
不远也不近,
远远地张望,
这一世寂寞又何妨?
因为,
我并不孤单。
因为,
无法触摸的灵魂,
不如独自安详。
读书越多,朋友就越少,这是必然的。因为沉浸在书香里,是需要独处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陪陪孩子,细碎的时间就越喜欢独处了。喜欢去和跨越时空的灵魂去交流,有一百岁的朋友,两百岁的朋友,还有几千岁的朋友,追随他们探索到灵魂深处产生的共鸣,那份快乐是无以言表的。有的时候想去分享一下,却没有人可以分享,进而有时会感觉到很孤独,只好诉诸文字上,得以释然。
最近在抓紧时间读三毛全集。由喜欢变成了爱。我发觉三毛可以将内心的纠结挣扎很自然又不被排斥地传导到自己身上,虽然她说的全是自己的事情,自述她的生命轨迹,可是很容易感动自己,很容易联想到自己青春期的挣扎和彷徨,产生了很多的共鸣。也明白了生命中的某些密码,原来我和她好象,原来我不是那么糟糕,原来三毛也是这样从自卑中成长出来的。即使是后来80年代回到台湾,已经成为了知名的作家,对于她的自述里,丝毫没有把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读者之上。三毛还是那个三毛,还是不肯上课跑到坟墓堆里去偷读小说的三毛,什么是谦卑,什么是大家,我理解了很深,也很感动,于是这份感动就化作了心疼。如同她的书里描写的那些好朋友的那份心情一样,这就是我深爱三毛的原因吧。
爱着的时候就开始关心她的生命是怎么结束的,是不是安好的,在网上看到她是自杀的,心碎了,好久,然后是哭泣。偶尔在坐车发呆的时候,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有个声音说: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却从来不认识我。
即便随着时间而平复了,三毛对于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也变成了我永远的心结和秘密,也许这个秘密在我人生的终点才会明白,也许会早点。曾经梦到过她自杀的那个洗手间,白色的窗,白色的一切,如此清楚,然后就被吓醒了。后来渐渐明白,死是解脱亦是什么呢?看看她这一生的光阴,是疯狂做了喜欢的事,真真彻彻活了自己,不论对待朋友还是爱人,甚至陌生人,都是倾心地对待和爱,仿佛冥冥之中,知道一切都将是绝唱,所以倍加珍惜。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她的诗就是她的诠释。想想自己这苍白的人生,如此活得再长又有何意义?还好,如果老天保佑,自己还有几十年,努力做好自己,哪怕有一点点闪光,也要发出一点点余热,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