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个大染缸,不是生活改变了你,就是你了改变生活。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取材,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巴金先生《寒夜》这部作品中笔下的三个人物都被生活折磨的变了心,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生活改变了他们。汪文宣是一个小公务员,他空怀理想,但是却没有过多的行动,整天都处在自己妻子与母亲的战争之中。他很想调和妻子与母亲的关系,但是无奈,他一直采取的都是忍耐的态度,所以导致婆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死的死,走的走,没有一个人有特别好的格局。
在这部作品当中,汪文宣他作为主人公是一个小公务员,他很想尽自己的力量,使得整个家庭变得和谐美满,但是,由于他的母亲对他妻子,还有很大的偏见,所以,在他们家每天都上演着婆媳大战而这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每天都要受到这两个女人的荼毒,更悲惨的是在汪文宣34岁的时候,他不幸患上了肺结核,最后只能在痛苦中死去。
曾树生是一个向往自由,喜爱热闹与交际的独立女人。她刚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也对这个社会抱有很大的理想,想着为教育事业献身,但是为了这个家庭,她只能把理想抛弃,靠着自己生得漂亮,会打扮,会应酬这些优势,找到了在银行里的一个工作,这个工作与其说是工作,还不如说是一个花瓶的摆设。但是,在她内心深处,她又不想做一个花瓶。她渴望自由,渴望改变,但是她却没有付出行动去改变。在没有出路的苦闷和无法解决的矛盾当中,她选择了逃避,她从来不想着为改变生活进行过斗争,所以在生活这个大染缸里,她是被生活改变的。
曾树生作为有知识,有新观念的新知识女性,她不会向她的婆婆低头。面对婆婆的冷嘲热讽以及挖苦,她选择了顽强的抵抗以及回击。他与汪文轩因为没有举办一场正式的婚礼,而被汪文宣的母亲称为姘头。这是横在她心中的一道刺。也是她们婆媳之间斗嘴之时她婆婆用来打击她的有力武器。她的婆婆总是以一种传统的婆媳观念审视和约束她,所以婆婆对待曾树生总有一种偏见,每次看到这个爱交际,爱打扮的媳妇,婆婆心里总是不如意,因为这些行为与她心中的传统媳妇行为大相径庭,所以她对这个媳妇抱有特别多的意见。
汪文宣的母亲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她爱她的儿子,而且为了他的儿子,她可以为她儿子变成二等的老妈子,与儿子共同吃苦。但是她对儿子的这种爱是一种溺爱,或者说是一种自私的爱,正如媳妇曾树生所说,她是一个自私顽固而又保守的女人。她的自私体现在对儿子的爱是自私的。每当看到儿子对媳妇的爱超过自己的时候她会吃醋。在这艰难困苦的生活当中,她会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会跟他媳妇产生矛盾,而在争吵时,她就会以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罢了,而我是拿花轿接来的,这样一些恶毒的话语作为伤害他媳妇的有力武器。所以在汪文宣母亲的观念里面,她还是想要具有传统时代婆母的权威和舒适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已不复存在。在1999年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计较什么结婚仪式了。汪文宣和曾树生他们之间的婚姻,是一种开放的观念,虽然没有一场正式的仪式,但他们之间是彼此相爱的,而汪文轩的母亲却一直对这个不走常规路线的媳妇抱有偏见,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她会不自觉的向媳妇摆架子,发脾气。但是她的媳妇也不是逆来顺受的女人,所以这两个女人总是碰钉子,谁也不肯让步。而生活越苦,两个人的牢骚也就越多,往往都是一触即发,因此婆媳之间的不和就越来越深,谁也不肯让步,夹在中间的汪文宣,就异常的痛苦,所以,这两个女人的战争,加重了他儿子的病情,并且促使汪文宣死亡。 总而言之,汪文宣的母亲与曾树生一样都是可悲而又可怜的女人,她们都在这艰苦的岁月当中,在这艰难的生活里,不由自主的走向了灭亡。
人们总是想要去改变生活,但殊不知自己力量的弱小,使得生活已在潜移默化之中使自己发生了改变。有些人想去对抗残酷的现实,但无奈却被现实的巨浪拍倒在脚底下,正如文中的唐柏青,因为妻子的难产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打击,靠着酒精来麻痹自己的神经,而在这快要崩溃的旧社会,旧制度,旧势力的压迫之下他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最后流浪至死。这也是一个小知识分子的悲哀,小人物的死亡也仅仅是生活里泛起的一朵浪花。所以巴金先生想通过这一朵又一朵的浪花把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痛苦展现给我们,并且告诉我们生活就像一个染缸,它总是能改变人的。若是不想被生活改变,那只能做出努力。
生活是不易的,人生也是不易的,只有用心经营好这一些不容易,我们才能够活的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