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由于当天特别忙,故而没有来得及写读书感悟,看了午夜醉猫老师的文章,觉得写得特别完整和有深度,故而摘录到这里】
天津教案,几乎在民众间毁掉了曾国藩的一世清誉,也对曾国藩的身体造成了极大地影响。这位以救国济民为己任的老人,默默背负了所有的责难与骂名,为弟子李鸿章铺平了收获成果的道路。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第十七章: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来看看胸怀补天志的曾国藩,在生命的末章,为这个满目疮痍的、自己为之努力了一生的国家,留下了怎样的宝贵财富。
1,沉疴难愈的清王朝:
在后世对曾国藩的评论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以汉人的身份,镇压了太平军、捻军等反清的起义势力。但作为已经统治了国家200多年的政权,被视为正统也无可厚非。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曾国藩,尊君臣、护名教自然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虽然政权也代表了国家,但在曾国藩的眼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
入朝为官、掌控兵权是为了实现心中抱负的必要途径。在家天下的政治制度制约下,他不得不把国家中兴的希望寄托在掌权者的能力和眼光上。
在辛酉政变爆发后,曾国藩与慈禧等掌权者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也曾对慈禧、奕䜣等人心怀期待。但随着更多的深入接触和了解,尤其是天津教案中,慈禧等人暴露出的无知、专横和眼光的短浅,让曾国藩对清王朝的中兴彻底失去了信心。
2,每况愈下的健康:
除了愚钝的智商,曾国藩的身体素质也不甚好,甚至可以说算是体弱多病之躯。在他的日记记载中,早在1843年,也就是他32岁那年,曾国藩就已经得了失眠症,并导致晨起吐血。
30岁出头,正值人生最巅峰的年龄,无论是精力还是身体,都该是最旺盛的时候,他的身体却已经出现了大问题。对于胸怀大志的曾国藩来说,这是他一生耿耿于怀却又徒叹奈何的事情。
从1852年曾国藩离开京城的十几年间,建湘军、战太平、平捻军,一直处于戎马倥偬的状态,再加上曾国藩一生兢兢业业、勤于政事,这些心力交瘁之事,对于他的身体无异雪上加霜。
尤其是天津教案的打击,以及对清王朝的失望,更是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即使如此,曾国藩仍旧强拖病躯,没有放下手中的政务。
3,生命最后时刻奏响的乐章:
推动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曾国藩等人给这个多灾多难的古老国家指出的一条自强自救之路。在曾国藩后期的政治生涯中,这一直是他的核心目标。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都是曾国藩与李鸿章等人身体力行,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成果。
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意识到一味地购买、研究,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只有深入学习研究背后的原理,才能真正的把秘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这一切,都得建立在学习和掌握西方的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
1872年8月11日,30名幼童踏上了赴美求学之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外派求学,也是曾国藩最后为国家办的一件大事。尽管,这开拓性的一幕,他生前并没有看到。
在这些留美幼童中,有后期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等,为中国的近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曾国藩为国家留下的最后一笔财富。
【结语】
尽管重病缠身,仍胸怀填海补天志;尽管对清王朝失去了信心,仍尽心尽责的为国家出谋划策。这个立功、立德、立言的儒家最后的精神领袖,穷其一生却无法阻挡历史趋势的滚滚车轮。这是陈旧的政治制度被慢慢淘汰的必然过程,也是曾国藩被时代局限的无奈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