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简单。最普通不过的青菜豆腐,却也是经久流传的家常经典。
刚工作那会儿,简陋的都称不上条件。但他用电磁炉也能炖出鲫鱼白萝卜汤。炖的汤色莹白若玉,味道又醇厚鲜甜 。由此也成了大伙公认的好厨艺。一道简单的蒜蓉油菜,也炒的青脆甘美,蒜香浓郁 ,堪堪成了道拿手菜。每每大伙儿聚起来撮一顿,总有人不忘提醒他炒一盘,其中尤以斯琳娜和宝凤最喜此菜。
油煎豆腐。豆腐自不必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材。连我家小儿卖弄口舌,都能讲讲“豆腐是我的命,见了肉连命都不要了”的典故。但我打小儿对豆腐没什么兴趣,倒不如卖豆腐的来的有趣味儿。
乡间岁月悠长,没有一点波澜,卖豆腐的梆子也能带来几分新鲜。卖豆腐的推辆大金鹿车子,车后架上放着方方正正的豆腐盒子,盒子里是压得方方正正的豆腐。卖豆腐的往往戴着顶大草帽,“笃笃笃……”的敲着梆子走街串巷。
梆子一响,大家就都知道卖豆腐的来了,夏日倦长的午后也仿佛被搅动了。都不用开口,习俗里约定的声音仿佛有某种魔力。小孩子们也立刻兴奋起来, 神气活现地帮卖豆腐的配上解说:“浜浜,卖豆腐,我是崔家媆(你)二姨父。”崔家是隔壁村庄,原来人走个亲戚不过就是附近的三里五村。我可不知道仅仅是调笑还是真的有谁家的姨父来卖过豆腐。反正孩子们都这么唱,仿佛也沾了听众点便宜。
我偷偷把它篡改成“浜浜,卖豆腐,我是J霞S霞他二姨父。”J霞S霞是我的两个姐姐,平时倒也不敢这么没上没下的,不知怎么就这么改了,还说的这么顺口这么押韵,又觉得是自己的独创,因此就愈发得意。当然,也只敢背后偷偷的念,当着人是不行的。
上学了看了篇作文,现在回想起来倒可能是民国大家的手笔。写他家是赤贫阶层,有一天跟母亲回娘家,老外婆疼他,独给他准备了豆腐。只吃过咸菜的他一下子被这种美味惊到了,简直不相信人间会有如此好吃的东西。一道豆腐汤更是各种铺垫,各种形容。我因此也对豆腐产生过一段时间的浓厚兴趣 。然而做过各种尝试后还是没有发现豆腐的真谛,也就因此作罢了。
总觉得除了个别川菜馆的麻婆豆腐,这油煎豆腐算好吃的了。豆腐切厚的方片,提前撒点盐腌了,两面煎的金黄金黄的,咬一口咸津津,油汪汪的。如果是饿了,还是让人很有食欲的。
菌菇肉丸鸡蛋汤。这道汤最近做的多,没有汤做的时候就来上一碗,总是不会离了大谱。
今天的白米饭。软硬适中,饱和度也好,咬下去微微弹牙,倒是真正好米。
为了照顾有些人的口味,我家其实是以米饭为主食的人家。超市里七七八八的什么米也买,然而好米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是《红楼梦》里那半碗碧荧荧的粳米饭,可不知让多少人梦牵魂绕呢。
小儿肠胃不舒服,蒸了两个紫薯馒头。这世道,就连馒头,也要靠色相事人了啊。
小米粥,没有耐性小火慢熬。米洗洗丢豆浆机里,自己就磨了煮了。一碗热热的米粥落胃,整个人都是舒坦的,所以呢,还是家常的饮食最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