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你会在乎很多东西,自己所在的部门,自己所在的班级,还有自己的宿舍等等,这些东西在你的心里会有高低顺序的排列,
可是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雷姆特,这些东西在不同的人心里的高低顺序排列不同,在乎程度不同,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你一样。
曾经有个小师妹和我说她的烦恼。刚进大学的她是班里的班长,中秋节本来计划回家的她为了策划了一场班级聚会,让来自各个地方,互相不熟悉的同学促进关系而留在学校,她很在乎这场聚会,也很用心的去组织。
然而,在统计参加聚会的人数时,有的人以“我要回家”为由,有的人以“聚会浪费钱”为由拒绝参与,本来她是想让全班人一起参与的,漏掉任何一个她都觉得这场聚会少了点什么。
尽管她把一个个不去参加的同学都找了谈心,最后还是凑不齐。她心想,自己也为了这场聚会放弃的回家的机会,还劳心劳神地策划,为什么大家就不能领情呢?
我想这就是一个在乎与不在乎的问题。这个师妹因为喜欢并且在乎这个班级,所以为了这个聚会愿意放弃其他的事情。但是小师妹在乎,并不代表这个班级所有的人都会在乎,这时候最能体现一个班级的集体意识。
在不参加这场聚会的人心里,他们认为回家比参加聚会重要,钱比参加聚会重要。但是小师妹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所以她的在乎程度一般都高于其他人,但是你在乎的东西,别人未必和你一样,所以没必要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和你一样的标准啊。强人所难,最后往往会不欢而散。
在我的大学生活里,可能我最在乎的是我自己的部门。所以,我希望这个部门是最好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每一个人都不会被落单,孤苦伶仃的,就算以后大家退任了也能常常关心一下这个部门,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关心,无聊的时候凑个伴。
但这是不可能啊,因为部门里的成员,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另一部分的生活是没有我的参与,我无法要求当生活的两部分时间发生碰撞时,让他们选择我这边。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部分,表达出我的心愿和理由,那至于他们会不会被我劝服,到最后选择我这边就是看他们的想法了。
活动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就那么点,当然是选择在自己心里排位高的啊。你认为你为了这件事情付出了心血,放弃了很多,就觉得所有人都应该看重这件事情,但是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你怎么会知道别人也不为其他事情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呢。
所以,你懂得在乎自己的东西,就知道自己在乎的东西总是希望它是最好的,也就懂得尊重别人所在乎的东西了。
以己之身,感别人之所感。自然而然就不会抱怨和指责他人的不用心啦。就像在一个群里,常发言的人指责那些默默不作声的人,只会抢红包,但是这个常发言的人在其他群也会只抢红包,只不过是这个群较之其他更为重要而已。
所以,聚会这种东西,喜欢就来,不喜欢也别勉强,彼此在乎才能玩得开,强扭的瓜总是不甜的嘛。
无戒二十一天训练营之坚持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