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跟一个学生聊天,谈到对人的评价的问题,他给我的一个评价是我总是强调要“冷静”。这确实是我这几个月一直在努力传递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处事方法,看来有学生已经明确感受到了。
在《正面管教》这本书当中,简·尼尔森在里面提出,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大脑就会变成“爬行动物脑”,也就是失去理性,面对问题容易进入“战斗”的模式。就像我们身上有一个开关,一遇到让我们愤怒的事情,我们就会有固定的对抗模式来应对。
以前的我也是这样的。学生乱哄哄的时候,或者经过提醒还屡次违反纪律的时候,我就会大声训斥他们。我特别讨厌当时的自己。一个满脸怒容的自己、一群被突然吓着的孩子,一个浑身长刺想要爆发的自己、一群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严重错误的孩子。如此反反复复,事情总是没有得到解决。
有一段时间我还陷入了通过惩罚来教育孩子的境况,这是我对自己的妥协。我讨厌这样的妥协,因为我觉得自己变得更糟糕了。
2
当我接触到“冷静期”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像找到救命稻草一般,开始把它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当我觉得愤怒已经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先离开当时的场景,直到我冷静下来以后再回去处理。
我是这么跟学生传递“冷静期”这个概念的:
首先,我跟学生解释什么是“爬行动物脑”,讨论我们在愤怒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怎样的行为。
然后,我说出我会怎么办。我是这么说的:“当我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你们多次违反纪律,我会觉得很不被尊重,也会因为课堂受到干扰而生气,这时候我可能会保持沉默或者离开课室一会儿,这就代表我需要冷静。我不愿意对着你们大发脾气,也不愿意说出伤害你们的话或者做出伤害你们的事。等我觉得自己情绪平静下来以后,我会再次回到课室继续上课或者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我跟学生讨论在班里设置“学生冷静区”的事情。当学生违反纪律三次以上(前两次我都会提醒),学生就需要到冷静区坐一会儿,直到觉得自己再次准备好投入学习就示意我回到座位。学生感到这个方式很新鲜,就没有拒绝,他们也把“冷静区”叫做“发呆区”。
我跟学生讨论确定以后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操作,当然也有偶尔的几次突然忘记需要冷静,但是我也会很快觉察到自己的问题。
这样的做法渐渐带来很多好处。
第一,我不再因为学生的纪律问题而大发脾气了,我渐渐远离了失控的自己。
第二,学生也看到老师正在身体力行地展示出一种新的控制情绪的方法,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学习这个技能。
第三,我们能够在双方冷静下来以后,投入寻找解决方法的讨论当中。
3
前些天有一件事让我意识到,我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需要的冷静时间变得非常短。
因为学生要进行考试,作为监考老师的我提前告知学生要按照要求反向摆放桌子。当我进入教室时发现,除了小晖,所有人都按要求摆放好了。
我轻声提醒他,需要按照规定摆放桌子进行考试。小晖拒绝。我再次强调,只有按照规定摆放桌子才能进行考试。小晖坚持不摆放。
我发现他在跟我争夺权力,所以我没有继续跟他沟通。我先把试卷发给班里其他同学。之后再对他说,所有人都需要遵守这个规定的,没有例外。如果你把桌子摆放好了,我就会把试卷发给你。
这时候,小晖一脚踢倒了桌子。全班其他同学都被吓得鸦雀无声。小晖非常粗暴地摆放桌子。由于踢桌子时把抽屉里面的书籍和作业都弄掉在地上,他又非常用力地将散落的书本扔进抽屉,整个课室都回响着书本和铁质抽屉的撞击声。
我扫了一眼全班同学,他们都在看着我和小晖,他们在等待我的反应。也许他们认为我肯定会大发雷霆,我就意识到我一定不能大发雷霆,这是一次很好的展示冷静处理问题的机会。
在小晖摆放好桌子期间,我通过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等他摆放好以后,我深吸一口气,用严肃但和缓的语调说:“我不喜欢你踢桌子的行为。我让你摆放桌子并不是针对你,班里所有同学都是这么要求的。现在你摆放好桌子了,可以开始考试了。”我把试卷轻轻地放在他的桌子上。
就在一瞬间,试卷就被小晖用手扫到地上。我停顿了一会儿,就蹲下把试卷捡起来,放在讲台上,对他说:“看来你还没准备好考试。我把试卷放在讲台上,如果你准备好了,就自己拿吧。”说完,我就对全班同学说:“开始考试了。”
接着,我就走到课室后面的座位进行监考。不到一分钟,我就看到坐在第一排的小晖自己从讲台上把试卷拿到位子上做起来。最后,考试非常顺利地结束了。
4
如果我没有实行“冷静期”的处事方式,那么小晖的行为一定会激起我极大的愤怒,我可能对他进行严厉的训斥,甚至是惩罚。我和小晖会进入对峙的局面。这次考试可能就没法继续下去。更重要的是,全班同学包括我自己都会处于消极的情绪当中。
我希望全班学生都能体验到,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让自己在冷静的情况下去处理,当我们愤怒地处理问题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将事情的负面影响扩大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就要给学生做出示范。
也许有的老师认为,面对小晖这种情况一定要严加管教,才能让孩子学到东西,才能维护教师的威严,否则学生会变本加厉。
首先,我不认为教师的威严是通过严厉教育、训斥、惩罚等方式来建立的。如果我们都无法控制自己粗暴地解决问题,还怎么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呢?教师的威严应该来自于教师的以身作则。
其次,孩子的行为都是有其目的的,我们要去分析原因,根据原因来采取行动。而且,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也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
小晖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他这次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想要证明自己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所以硬碰硬反而让事情更糟糕,但是也不代表我们要纵容或者忽略问题。
我没有迁就他摆放桌子,但是也没有被他激怒失去理智。我越是平静地去处理,就越能让这件事的负面影响变小。
最后,强迫更可能带来反抗。我们强迫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孩子表面上遵从了,但是在孩子的内心,他会寻找其他机会再展示更大的反抗。
5
情绪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技能,我们需要把这个技能教给孩子。但是,如果我们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就很难可以有学习的榜样。我们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孩子的学习更多是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去模仿的。嘴上说一万句,也抵不过一个事实。
我们在情绪失控之下做出的决定,更多的结果是伤人伤己。如果我们不愿意造成更多的伤害,就从自身做起吧。让孩子学会冷静处理问题这个技能,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都能因此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