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痛苦都是因为幻觉。
绝大多数从高处跳下来自杀的人就是因为感觉“这世界跟我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以至于迈出那一步跳下去显得那么的“义无反顾”。
其实,这世界本来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我们一路走来,已经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产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至于那联系是否足够强,足够有意义,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我们的恐惧。
作家毕淑敏在某大学讲座的时候,有学生问了个“终极问题”:毕老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毕淑敏先生的回答: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吧。
所以,生活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对于你的家人,朋友来说,你的存在比任何意见领袖都重要。
排名第二的痛苦也是个幻觉:关于正确这件事,很可能并没有什么价值。
让我们利用双维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当你是正确的,别人也都是正确的话,那“正确”本身的价值并不大;当你是错误的,别人都是正确的,这倒是很可怕,要避免。
当你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只有这个时候,“你的正确”才具备很大的价值。
特立独行本身的价值并不大,和正确本身一样。如果,特立独行且正确,价值就巨大了。
这种利用双维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工具还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你评价自己的时候,就可以把第一行换成“别人知道的”和“别人不知道的”,把第一列换成“自己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的”。
这样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己。至于它是什么,暂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仅凭这么一个简单的思维工具,就了解到了“自己不知道”且“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元认知能力。
所以,若是我们用两个维度思考价值,那就相当地清晰明了,如图所示:
当你正确的程度越大、不认同你的人越多的时候,你的价值才很大。你很正确,但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很正确,那么,价值其实可能等于零。
例如,现在你看好VR/AR,大家也都看好VR/AR,这时你去做这方面的创业,其实胜算并不高。因为大家都看好,都想做,最终,谁的资源最强谁最可能成功,而仅仅“你看对了”这个事实本身,并不会给你带来哪怕多一点点的相对优势。
所以,如果你确定自己是正确的,而你身边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那么你应该高兴才对,而不是痛苦!而且,还是“越不被认同越应该高兴”才对。
所有的人一生都声称自己在寻找价值,可是,当绝大多数人“不小心”找到真正价值的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不仅不知道,还要不高兴,甚至痛苦得要死……
为什么人们面对真正的价值之时会如此痛苦呢?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否的方式错了。他们衡量正确与否,靠的不是逻辑与独立思考,靠的是“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
从底层上来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1.绝大多数人都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
2.“表现型人格”决定了“随大流”的根深蒂固,只有“跟大家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相同”才会觉得安全。
人云亦云很轻松,独立判断很困难。想要违背主流的观点,作出自己独立的选择,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智力。
这样又费心、又费神的事情,当然不容易受欢迎。而且,这也击中了大多数“表现型选手”。因为他们只在乎看起来是否足够好,至于是不是真的好,他们其实并不关心。
但实际上,这个世界终究不会给任何“表现型选手”正面反馈,因为这对那些坚持独立思考,耐心等待结果的“进取型选手”不公平。能够想明白,并且笃信这个道理的人,才有机会获得这个世界的正反馈。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采取一个简单的原则:“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在这里,“听大多数人的话”不是只“按照他们那么说的那么做”,而是“听听他们怎么说,琢磨他们怎么想”。
正确的巨大价值,在于它与特立独“行”联系了起来,而不是特立独“想”。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看到了正确的巨大价值之后,不能只停留在“想想”层面,而是要马上着手就去做。
其实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独特”且“正确”的想法。而到了最后,它们只沦为了我们茶余饭后的“马后炮”,却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正面的结果。
这不是因为它不独特,也不是因为它不正确,仅仅是因为你没有把它付诸于实践当中。
所以如果一个想法,没有正确到让你愿意为它付出行动,那说明你对它还不够有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你特立独行且正确,并不保证你一定有机会验证、收获其价值。这就需要真正的勇气了。最终,这世界给你正反馈,你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因此趾高气昂;相反,若是这世界并没有给你正反馈,甚至给你的是负反馈,你依然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因此灰心丧气。这就是勇气啊!
“有勇有谋”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
“有勇”说明这个人有足够的责任心,愿意承担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只有这种人才能做到真正的“特立独行”。“有谋”说明他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会简单地意气用事,做事讲逻辑。只有这种人才更有机会接近真正的“正确”。
所以有勇有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代表。它做起来显然不容易,但是正因为它不容易,所以它的价值才巨大。
例如,那些在课堂上挑刺的学生,很聪明,但,实际上是自己吃亏的。因为“证明自己正确”并不是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时时刻刻成长,最终更聪明、更正确”才是应该的结果。可他们当时把注意力用错地方了,乃至于没有获得原本应该获得的结果——这很可能是很多人一生吃过的最大的暗亏,也许是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吃过的暗亏。
有些痛苦其实只不过是幻觉,有些价值,以前之所以不可能获得,完全是因为当时的自己就是那个“有眼不识泰山的睁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