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九岁,很多事都随着时光从指缝间划过,以前的同学竟已有了成家的,最近又发现很多以前出现在我眼帘的影星,或是老去又或是长大。现在我二十岁?岁月啊岁月,年年是一样的春秋,我却要年年换一岁……
过去仿佛犹在眼前,但又如此模糊。很多的回忆在不断回忆中早已变了味,或是越来越好,或是不堪回首,如同梦一般的,又像是北方的风,飘荡,回旋而去。
不久前我找到过我十八岁的自省,在记忆中那篇反省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存在的,不过当我再看到时,却有点难为情:我发现我以前很中二。不过我也不知道现在我到底好了多少。
不知道再过多少年,我会发现现在我写的这些是一文不值的,不过也当有个纪念吧,纪念我今天二十岁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年终大总结,所以来个“书面报告”。当然,有些事一旦付诸于文字,我会为自己辩解,不自觉的失去了反省的意味,很多笔者都这样,本人不例外。这像是一条一般规律,我今后我会尽量恰当的写“书面报告”。
为人谋而不忠乎?
直到现在,我还未向谁效过力,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主角来着,自大否?狂妄否?是我反省的主要角度。谈起这个,我确实在很多时候狂妄自大,不过现在要好一些了,由于十一月哀痛日的教训,我彻底明白(或许也未明白)这不是非主角的做事方式,并一并明白了我非主角(我可能很早就明白了,但潜意识是个可怕的东西。)。然而孰是孰非?我不想反省了,因为我没有与他同等的权利和地位。看起来仿佛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然而人本身就是复杂体,包括其规则后的结果。
我本不欲说,不过这算的上一件大事了而且最近发生且记忆犹深。成长后再回忆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暂且记下。
为人谋而不忠?我想现代社会不再是为人了,而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念:公平,正义,怜悯,荣耀。下笔下去,脑海里首先浮现了这四个词语,再具体,再多的就要深度思考还有查资料了。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越来越不清晰这四个词的概念,正如上文所说,人是复杂的,继而对词语有了复杂的解释。
以前有人向我乞讨,我当然就给(出于同情心和面子)。但是后来我发现,原来乞讨的人里面有钱人士这么多,我随即明白我是傻子,作为一个无收入人士,我应该用自己劳动所得来宽慰我的善心。然而,我在火车站发现全身畸形的老人,没乞讨到多少钱,这应该是必须帮助的人,事实却没多少人奉献爱心。我捐款颇多,但也没去行善,为什么?
事后我思考过,人的爱心往往要同面子等等因素结合起作用,有纯粹爱心的人不多。真正的怜悯是主动的,没有能力祈求怜悯的人是最应该被怜悯的。
诸如此类的信念应该被我贯彻,然而时时做不到以心行意。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往往我考虑这点,总是后悔我太直白了。与朋友交,说了做了后面才考虑后果,这也算是一种“信”了,然而,自己却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人,这种“信”实不可取,奈何改不过来。我想真正的“信”会是然朋友得到益处的“信”,我要努力做到,朋友会理解真正的“信”吗?理解不了也要归结于朋友之中吗?
传不习乎?
大学就像养莲花的地方,而我却成了淤泥。我完全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太过于懒惰,又易被新事物吸引,安于享受。我恒亡!深切的懊悔下是更懊悔……迎来了二十岁,不想更更懊悔。
要懂得美。
本人对美有一种执着的求,然而很多时候却因为不懂得失去很多,或是美的本身,或是自己欣赏美的心情。
本想着这是一首好曲子,却在自己拉的时候无比厌烦。本想着是一副好字,临摹的时候却丝毫不顾好字本身。本想着是一副好景色,诗词写就却迷失在了格律中间。画画也是一样。我缺乏足够的耐性和恒心以及追求极致的精神。这都是庸才的通病,应该克服,应该让美走进生活。
女人也是美的,或形貌之美,或性情之美,总带给人一种别样的心灵美感。然而不想多说,就此打住。
少起嫉妒之心。
很多时候,我有一颗争强好斗之心,有时对成功者也会心存嫉妒。然而勇者只会被打倒不会被打败。应该以后少有。
反省多多,不能尽书。然凡此列举之缺点,应在二十岁尽皆有所改正,有所思考。
最后,敏于事而慎于言,争取别让肝气郁结,希望诸事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