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劝农立本
汉文帝时,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边塞屯兵数万,不仅耗粮钜万,送粮所需费用也是个沉重的负担。可最使汉文帝忧虑的还是百姓们弃农重商,田地荒芜。
公元前168年的一天,汉文帝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太子家令晁错的一封奏书。奏书写道:“圣明的君主在位统治时,百姓不会挨冻受饿,这并不是君主能够种出粮食和织出布给百姓吃穿,而是能够给百姓开辟获得物资财富的路子。以前,夏禹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时有过七年的旱灾,而国内并没有流离失所和饥饿的人。这是由于积蓄很多而备灾的物资早就准备齐全了。现在,全国统一了,土地和人口之多,并不少于夏禹和商汤的时代,加上多年没有水旱天灾,但如今积蓄的物资却没有禹、汤时代充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民众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荒地没有完全开垦,山林川泽的资源没有完全开发,游游荡荡吃闲饭的人没有全部回来务农。这样,百姓不仅会贫穷还会发生奸邪的事情。贫穷产生于物资不足,物资不足是由于不发展农业,不发展农业就会使百姓不在农村扎根,百姓不在农村扎根就会离开家乡、轻视家庭。人就象鸟兽一样到处觅食,即使有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的。寒不择衣,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时就顾不得廉耻了。人的实际情况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一年到头不添置衣裳就会寒冷。肚子饿了没有饭吃,肌肤冻了没有衣穿,就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儿子,君主怎么能够拥有他的百姓呢?
圣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使百姓努力从事种田、养蚕,减轻赋税,扩大积蓄,用来充实粮仓,以备旱涝之年使用,因此圣明的君主可以拥有百姓了。百姓要靠君主来管理,他们追逐利益就象水向低处流,不选择东西南北的方向。珍珠、宝玉、黄金、白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然而大家把它们看得很贵重,这是因为君主使用它们的缘故。这些财物又轻又小,容易收藏,可以握在手中,,带着它周游全国而不怕受冻挨饿。这样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使百姓轻易地离开他的家乡,使盗贼得到鼓励,使逃亡的人得到便于携带的资财。粟、米、布、帛出产在地里,长成要依靠天时,聚集起来要花费人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几石重的粮食,力气平常的人搬不动,坏人不贪图,可一旦没有这些东西就会挨冻受饿。因此,圣明的君主重五谷轻金玉。现在五口人的农家,每户给官家服役的不少于二人,每户能耕种的土地不到一百亩,而收成却不超过一百石。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贮藏;还要砍柴,修官房,应公差;一年四季顶风雪冒严寒无一日休息。他们还有私人之间的朋友往来,比如:吊唁死者,慰问病人,养育儿童,费用都出在收成里。农夫如此勤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遭受官府的横征暴敛。官府征收赋税没有节制,早上发出命令,晚上就得交纳。当交纳赋税的时候,有农产品的人家,半价把产品卖掉换钱交税;没有农产品的人家,按加倍的利息借债来交税。于是出现了卖田卖屋甚至卖子孙来偿还债务的。而那些商人,尤其大商人就囤积货物牟取加倍的利润。他们在陈列着货物的店铺中贩卖,靠掌握着稀有的货物和余财,天天在街上游来荡去,乘国家急需这些物品时,将所卖的物品加倍提价出售。因此,这些商人男的不耕田除草,女的不养蚕织布,穿的却一定是华丽的衣服,吃的一定是精米鲜肉。他们没有农夫的辛苦,却有成百上千的收入,而且凭借财物的富厚,勾结王侯,势力超过了一般官吏。商人们用财富来互相倾轧,他们乘着坚固的车子,驾着肥壮的马匹,脚上穿着丝鞋,身上拖着绸袍。到千里远的地方遨游,络绎不绝的车盖可以互相望见。这就是商人所以兼并农民的土地,农夫所以四处流亡的原因啊!
如今法律上轻视商人,商人已经富了;法律上尊重农夫,但农夫已经贫贱了。因此,世俗所看重的,是君主所轻视的商人;官吏所瞧不起的,正是法律上所尊重的农夫。上下相反,好坏颠倒,想国家富强是不可能的。当前的任务,没有比使百姓努力从事农业生产更重要的事了。想使百姓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就在于看重粮食。重视粮食的办法,在于以粮食作为赏罚百姓的标准。现在号召全国百姓纳粮给朝廷,可以换给爵位和免除罪罚。这样,富人有爵位,农夫有金钱,粮食就有所分散了。那些能够纳粮受爵的,都是有余粮的人。向有余粮的人提取粮食,以供君主使用,那么贫民的赋税就可以减少了。这叫做损有余补不足,号令一出百姓就可以得利。这样做是顺应民心的事,好处有三点:一是君主有充足的粮食使用,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了农业生产。”
汉文帝读到这里,仰头沉思了片刻。接着,汉文帝又继续审阅:
“现在的法令规定,百姓出了战马一匹的,就可以免除三个人的兵役。战马是国家的军事装备,所以可以用来免除兵役。神农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石头砌的城墙,有五六百尺宽灌滿水的护城河,有一百万穿了战甲的士兵,但是没有粮食,也是不能守住的。’由此看来,粮食对君主有很大作用,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事。号召百姓纳粮换爵,封一个五大夫以上的爵位的粮食,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比出一匹战马可以免除三个人兵役的功效,相差太远了。求高爵位和免除罪罚,是人们最大的欲望,叫全国百姓纳粮送到边疆去,用来受爵和免罪,不出三年,边塞的粮食一定会很多。”
汉文帝阅罢全文,兴奋不已,连声赞叹。不久,汉文帝就下诏采纳了晁错的劝诫。它促进了汉朝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对维护和加强西汉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