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农村少年暑假赌博输光家底的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一个河南省开封市的十七岁少年,暑假期间闲来无事,通过视频主播的推荐,下载了一款彩票投注APP。在某些自称是“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投注。
接下来的套路,大家估计都熟悉。一开始小赚,后来就总是亏。投入的钱从十元、五百,很快就涨到了五千、五万。储蓄卡里没钱后,还透支信用卡。最后把老爸一辈子挣得十几万全部赔光。得知此事的父亲都觉得没法活下去。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仍然缺少对金钱基本的认识和把控。那么每年都会爆出儿童花巨资打赏主播的新闻,也就不让人感到惊奇了。
中国家长历来忌讳跟孩子谈论钱。我记得小时候,凡是涉及到钱,爸妈总会以一句:“这跟你没关系,你好好读书就行”,强行结束话题。
从小不让孩子碰钱,了解钱,难免造成财商低下。长大后可能既不会挣钱,也不花钱,更谈不上如何投资。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想培养孩子的财商,我觉得要分三步走:
一、什么是钱?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纸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低。孩子对钱的认识可能停留在手机上的一串数字,看得见摸不着。
纸币的介绍和讲解是带领孩子认识金钱的第一步。其次还要跟孩子说,钱是保证正常生活的基础,很重要,用钱能买到很多东西。
去超市时,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让他们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明白即使是同一种东西,也会因为不同的厂商或不同的包装,造成价格天差地别。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商品。
二、怎么挣钱?
英国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调查了1000名不同阶层家庭的3-8岁孩子,询问他们,钱是从哪里来的?
结果很有意思:65%孩子说钱从爸妈口袋里来,另外有约30%孩子表示钱从银行里来,而仅有不到5%的孩子说,钱是通过工作换来的。
我的女儿也一样,她以为爸爸只要坐在电脑面前看看视频,打打字就有钱,很轻松。而妈妈(会计)则只要算算加减法,就可以拿钱。而这些她觉得自己都会,都能完成。
不知道工作辛苦的她,花钱自然比较随意。我计划接下来找机会,让她体验真正工作的感觉,就像这位泰国妈妈。
一位泰国妈妈,在脸书上讲了一段育儿经:有天早上,5岁儿子不想上学,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带儿子去捡瓶子赚钱。
两人走了很多很多路,捡了一袋子塑料瓶,但最后只卖了2泰铢(约4角人民币)。卖了塑料瓶之后,孩子饿了,想吃烤肠。
妈妈说:“一根10铢,你钱够吗?”
孩子看看钱:“不够。”
孩子渴了:“想吃雪糕。”
妈妈说:“一支5铢,你钱够吗?”
孩子看看钱:“不够。”
孩子累了,想坐公交车回家。
妈妈说:“要10铢,你钱够吗?”
孩子看看钱:“不够。”
回到家时,孩子已精疲力竭。
但他对妈妈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我明天要上学。”
第二句:“妈妈,挣钱真不容易。”
有些家庭为了培养孩子的财商,会把家务活明码标价。晾衣服2元,洗碗5元,拖地10元......但这种方法效果并不好。因为孩子不缺钱的话,她就直接拒绝劳动。
更糟的是孩子会把一切付出都标上价格,给把妈妈敲敲背多少钱,考试考得好多少钱等等。这会让家长很难受,也违背了原来的初衷。
梁实秋先生曾说过:“他未来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花钱买朋友,花钱买职位,花钱买爱情……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以钱为动力,一切事情都用钱来度量与衡量。”
我觉得改为每周给固定的零花钱的方式较好。家务则应该大家一起做,为家做事不应该获得酬劳。
三、如何花钱?
孩子每周都有固定收入后,就会思考如何花钱,如何存钱。我给女儿的建议:一半钱可以随时花掉,另一半则要存起来留到上大学才能花。
有钱花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学会如何享受生活。存钱则能锻炼孩子延时满足能力,帮助他们设立长远目标。
孩子比较大甚至可以试着教他们如何投资。犹太人是最会投资的民族,他们就会从小培养孩子的投资意识。
一个犹太爸爸对他的孩子说:“你这个年龄很多父母都会给他们零用钱,这些小孩,父母都没有教他们怎么管理钱,所以很多孩子周一拿到零用钱,周五就用完啦,周六想出去玩,就没有钱了,那个时候你可以把钱借给他们,但是不要和他们说你要收多少利息,可是你可以问一个问题:下个礼拜你父母给你零用钱的时候你要还我多少?”
比如周五一个孩子说自己看电影要200元,犹太小朋友就借他200,他问这个孩子:周一你要还我多少,这个孩子很快回答他:还你300。
一般小孩觉得,200和300就差100而已,但如果你会算的话,你借给他两天你就增加了百分之50。更好的地方是下周,当初和这个犹太小孩借钱的孩子,他又缺钱了,他不只来借,他也会帮这个犹太小孩做广告,让别人也来和这个犹太小孩借钱。
就这样到高中毕业,我们看到这个犹太小孩已经累积了一笔钱财。相对如果没有教导,他反而欠了一屁股债。
小结
我们每个大人都知道钱很重要,而我们都忌于跟孩子这么说。一个人将来能不能生活的很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金钱的认识。
我们是时候跟孩子谈谈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