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54篇复盘随笔。
最近不知为何,身边许多朋友接二连三传来了至亲过世的噩耗。每每到现场哀悼的同时,我也在深思一个问题:最近这连续发生的情况只是一个巧合呢,还是在预示着什么?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和周边的朋友已经逐渐到了而立之年,身边的长辈也陆续退休,渐渐的步入晚年时光,诸如此类的不幸之事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最近,我也不自觉的开始关注养生知识。对我颇有启发的是,万维钢老师为我们解读的一本基因知识方面的英文原版书《端粒效应》,他的作者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埃利萨·埃佩尔。
本书为我们揭示了直接影响人衰老进程的,是我们身体里一种叫“端粒”的东西,而抗衰老的方法也和端粒相关。
那么到底什么是端粒呢?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是有无数的细胞所构成的,而这些细胞则是通过分裂来获得增长和更新的。所以在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人之所以变老,就是因为身上的某些细胞不再分裂了,也可以说是不再更新了。
而那些细胞分裂次数的极限就是由端粒所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每个细胞里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包含一个人的完整遗传信息,它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代表遗传信息编码,是碱基对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所谓基因,就是染色体上一段一段的 DNA 序列。“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 DNA 序列。
端粒上的DNA 不参与编码,序列固定不变。你可以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根鞋带,而端粒就是鞋带的塑料头儿,把鞋带给包起来。也就是说,端粒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 DNA 序列进行保护。每一次细胞分裂都要复制染色体。每次复制染色体的时候,端粒内侧的 DNA 是全面复制,但是端粒那一段的 DNA,每次都会少一点。这就是说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变短一点。等到端粒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就没有了,染色体就不能正常复制,细胞就不能分裂了。如此说来,人变老的本质原因是端粒变短了。
根据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寿命长度与“端粒”的长度和“端粒”减短的速度息息相关。
这就好比你在开长途汽车,你这一箱油到底能开多远距离,不仅要看你的油箱容量有多大,还得看你的油耗能多低。
接下来,我从端粒的长度和减短速度两个方面和你分享如何延长寿命。
一、确保端粒足够长。
首先端粒的起始长度主要取决于遗传,端粒长度是可以不通过基因遗传的,称为“直接传递”。也就是说,如果怀孕时候父母的端粒因为后天环境原因比较短,那么哪怕双方都不携带什么能让端粒变短的基因,他们的孩子的端粒,也会一出生就比较短。
因此想要让自己的孩子的初始端粒足够长,父母一定要在孕期保持足够长的端粒。换句话说就是在孩子出生前,确保自己端粒减短的速度足够慢。
二、如何减慢端粒减短的速度。
因此,无论说为了让自己长寿还是让下一代长寿,我们都要想办法让我们的端粒,尽可能的降低减短的速度。
那到底是什么造成我们的端粒在加速减短?
本书给我们的答案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书中主要介绍了三种。
(一)敌意。
假设你是一个中年男子,性格比较强势。最近你的工作有点不顺利,身边的人跟你配合得也不是很好,你看哪儿都觉得不对。工作了一天,你带着不满回到家里。妻子正在做饭,而你注意到,厨房的桌子上摆着很多没有用的广告。你心想,早上走的时候你已经告诉妻子把广告垃圾扔掉,她怎么没扔呢?你觉得妻子太懒了,你就去指责她。
这就是敌意。你只看见了小广告,难道你没看见她在做饭吗?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抱怨排队的队伍长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觉得队伍长是因为排队的那些人都有毛病,他们都在专门跟你做对,那就不正常了。
敌意感强的人中,男性居多。敌意会让你跟周围人的关系变差,你会陷入更放纵的生活方式,比如贪吃、抽烟、喝酒。你的健康会变差,你的端粒会变短。
(二)悲观。
悲观的人里面女性比较多。悲观,就是对事物总有一个负面的预期。比如两个人一起在树林里散步,走着走着发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小路。正常人可能想探索这条小路,觉得走一条没走过的路很好玩,可能会有什么惊喜。可是悲观的人,一遇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总是往坏的一面想,这条路可能危机四伏,也许有野兽,也许有坏人。我们可以想见,悲观的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因为他总是预期自己处理不好,肯定是威胁感大大强于挑战感。悲观者的端粒,的确更短。
人为什么会悲观呢?悲观是一种心理保护,保护你不会感到失望。如果你事先预期很好,结果不好,你就会非常失望。结果有的人为了不失望,宁可选择了悲观。
(三)胡思乱想。
人是动物界唯一一个不“活在当下”的物种。别的动物都是现在干什么事儿就想什么事儿,只有人可以在干一件事儿的时候,想另外一件事。有人做过严肃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们在一天中50%的时间段内,想的事儿都不是正在经历的事。问题就在于,很多情况下人想的是负面的东西。
英文有个词叫“rumination”,中文字典翻译成“沉思”,但rumination可不是普通的沉思,是对一件负面的事情耿耿于怀。你明知道这件事想也没用,不值得再想,可是你无法停止想它,rumination会减弱你的端粒。
以上三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寿命的长度,那我们该怎么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呢?
首先,当遇到负面情绪时,你得学会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
你要跳出这个局,识别出这是一个不好的情绪,给它打一个标签。然后你不能回避,你得接受你有这个情绪。
比如说,你曾经做错一件事,非常懊悔,动不动就因此自责。这就是典型的rumination。那么当你这个自责的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嘲的心态对自己这么说:“我最近怎么经常自责呢?真有意思!”这种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负面情绪的策略,负面情绪就会慢慢消失。
第二,你也可以尝试冥想。
冥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专注于当下,如果你专注在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儿上,工作就全身心投入工作,吃饭就好好体会饭有多好吃,其他的想法就自然就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听到又人会用专注的工作来“掩盖”内心的忧伤,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有研究发现,那些无法集中注意力,永远乱想的人,即便没有什么压力感,端粒也平均比别人短了200个碱基对。
第三,要给自己找到人生目标。
“人生的目标”这一招可不是心灵鸡汤,研究证明它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人拿退休的老人做过研究,调查发现人们退休以后得抑郁症的风险会提高40%。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大多数老人退休前,自己的人生目标基本已经实现,又或者是感觉自己老了不再可能实现,而放弃了确立新的人生目标。这导致退休后的老人变得漫无目的,每天大多处于胡思乱想中。久而久之抑郁症就显现出来,负面情绪也开始不断催化端粒变短,最终影响寿命。
因此,无论任何人生阶段,我们都要给自己找到人生目标,比如“成为一名卓越的演讲者”、“改变社区幼儿的娱乐环境”、又或者“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川”等等。
所以,在生活中,你要应对多大的压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它们。是积极的接受挑战,还是消极的承认挫败,这直接决定着你的情绪和寿命。
最后希望每一位朋友能掌握引导情绪的办法,让自己的寿命不断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