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认知着手,不断学习、不断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你是谁?你从哪来?你到哪去?
某些人坚信唯心,于是陷入深深的思索;某些人践行实践出真知,于是边做边琢磨;某些人装着这些问题,却放下了,放在一边等待,无论是等别人解决还是等自己哪天豁然开朗,于是专注于自己手边的活,心无旁骛。
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总会觉得这是别人的缺点,而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却给这个正确的观点以充分的论证。什么是自私?这里附上百科定义:
百度百科:狭义上的自私:“自私”的概念通常包含于“自我中心”里。广义上的自私:基于个人利益需求做出的行为及反应。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自私是指个体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此外,自私者在进行自私行为的同时,通常能察觉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及别人的利益,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择手段。
维基百科:Selfishness is being concerned, sometimes excessively or exclusively, for oneself or one's own advantage, pleasure, or welfare, regardless of others.
然而,怕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番定义。比如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给这两个定义大大的扇了一耳光。
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
——理查德·道斯金《自私的基因》
现在你还会觉得自私是心里骂某个人最好的借口吗?但凡是承载基因的正常生物,都会有好好活下去的欲望吧!可是在信息日益繁杂的今天,对于我们而言,怎么好好活下去?新闻里,365天没有一天是世界和平的,总有争端打破平静。我们为知晓到的不幸的人和事惋惜,却也在羡慕着朋友圈里的某某某活得滋润又幸福。信息充斥我们的眼球,这么大的数据量,大脑还记得基因存在的目的么?又如何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出所需的信息?现在的我们总是在看到某个标题,匆匆浏览一遍后,觉得某一天会用到,于是收藏。学习党变成了收藏党,却再也记不清自己收藏了什么!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消耗自己的生命。
不断学习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绝对的自私也是最无私的行为。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自私利己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在校内可以拿各种奖学金,拥有各种荣誉;在校外可以受领导青睐,受社会青睐,高薪、荣耀。说最无私是因为个人的进步慢慢促成社会的进步,能力多大,责任多大,会的越多,能帮助别人的越多,能促进社会更大的发展,为全人类谋福利。但,问题来了,有多少人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有多少孩子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在完成?
不知为何学,怎么学,会让我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斋藤孝,一位56岁的教授,毕业于东京大学。在如何学习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番研究,给出了一些有参考意义的答案。并著有一本名为《学会学习》的书。 全书是显而易见的三段式,一段:斋藤孝先生自己的经历体会;二段:大师级人物学习方法的总结(共16式);三段:“斋藤孝”速效学习法。书倒不分绝对的好坏,不过本书中有几个点倒很值得拿出来分享。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选择学习方式这件事上一定要自私,一定要选择对自己胃口的。这样才能自主学习,才有机会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学有所获。
学习本来是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种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欲求。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受“学习欲望”驱使的行为。
越是强迫自己就越容易心生厌恶,与其这样,还不如找一个自己不怎么排斥的学习方法,消除延误与抵触情绪。
选择参考书和练习册就好比是相亲,必须不断尝试才能找到与你最般配的那一个。
2)有舍有得
收藏党就是什么都想要,总觉得什么都有可能用得上。利用我们的这个特点,各大商家纷纷出招。现在无论是打开网页还是逛街,满屏广告——“free”、“折扣”无不吸引着我们。总觉得趁现在划算买下来总有一天用得上。殊不知,消费的三大原则——喜欢、需要、负担得起,被我们抛在哪里?学习也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头,到头来,时间费了,东西却没学到手,事后捶胸顿足,岂不悲哀?日常生活需要断舍离,学习也需要。
因为我们把掌握未知事物当成学习,所以总是煞费苦心企图填补自己的不足。但有时我们也要客观地作出判断,看清是否有学习的必要。歌德就精通多门语言,但他也只用德语写作。
不是让你放弃你不擅长的,而是要你学会取舍,明确做什么不做什么。
3)积极的面对挫折
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过程就如同探求宝藏一样,漫长又充满艰险!毕竟,好事多磨。爱迪生为找见适合做灯泡的材质失败了一千多次,还记得他在面对别人讥讽时是如何应对的吗?“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艾伦·图灵传》改编的传记电影《模仿游戏》中,图灵为设计一台能随时破译密码的机器顶住了多少压力,经受了多少挫折?索尼的第一个产品死电饭锅,当时卖出去还不足百台;卓别林的表演当时受到主管们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对人们而言这表演太难理解;达尔文曾经放弃了医学事业选择做一名牧师;还有林肯……此类例子不枚胜举,无一不体现了挫折的积极意义。
事后试着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如何突破难关的,其中就有帮助你走向成长、走向成熟的秘密。
失败了的方法中,一定有能帮助你认清自我的地方。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勤奋!因为过于重要而广为人知,这里不多加介绍。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们如何才能勤奋?如何才能将不断学习变成习惯?
《学会学习》给出了16种方法,归纳如下:
这是我最欣赏的部分,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大海捞针会让我们望而却步,但不断尝试已归纳的方法,更快更有效且易于实施。learning to learn,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