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可以说是一个很套路、很常见甚至很俗的故事。可是它无论在票房上还是在口碑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俗话:“日光之下无新事”永恒的主题不过是:情亲、爱情、友情,再加点个人品质:坚持奋斗之类。但是如何把一个故事讲好还真得看是谁来讲了,看他究竟想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或者让人们去思考点什么东西。说到底无论是课本上的理论还是科研的新成果都是讲好一个故事,让人明白你想说的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很遗憾在中国的电影中很少有人能很好的讲明白一个故事,然我们在这个故事中思考些什么。知乎上一个话题很有意思:如果中国人来拍《摔跤吧,爸爸》会是什么样的,各位网友也是极尽才能总结起来大概是这样:前提条件是来钱快。所以基于这个理论基础延伸出了以下做法:第一换话题,什么摔跤这个话题不够火没人看换,换成什么修仙会更好;第二找小鲜肉,不用真拳头上去抠图搞定;第三宣传宣传啊,吵绯闻啊,找话题啊。至少就我目前对国产电影的感官来说的确是这样的。按理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应该是有很多故事的。
不得不说《摔跤吧,爸爸》很好的讲述了一个在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环境下,爸爸是如何逼迫女儿联系摔跤或得世界冠军,改变人们看法和自己命运的故事。你知道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她赢,你也知道最后肯定会催情,可你还是忍不住掉眼泪。印度电影无论是画面、音乐还是情感都是很强烈很浓郁的,但不是强烈的催泪,它会把训练的苦难、折磨、心酸融入到强烈的音乐中,还夹杂着幽默,可就是这样你更容易想哭,甚至不知道哭点在那儿。就这一点来说印度电影的歌舞是很成功的,它把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融入到电影传达出来,让我有点爱上印度。我曾经认为所有的狂欢都是躁动,他会把人噎住,可好像我错了。我看到这个电影力浓郁的色彩,强烈的音乐反而觉得很接地气,很有生活气息,不是远离了生活的假大空。所有的伏笔,剪接都很流畅,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饱满丰富的故事。
可在看国产电影的时候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总觉着最后看完少了点什么不够完整。至于电影中的一个争论点:爸爸的男权,为了逼迫女儿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而剥夺了她们的自由与尊严。我到觉得提出这一论点的人生活一定是不错的,因为她们有自己选择的机会,她们可能不想摔跤可以去学弹钢琴、去学画画。可是在印度,在那个女性地位很低生下来就是等到十四五岁嫁人,生孩子的印度,能够有人逼迫你学一项技能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所以无论是电影的主题,还是这个故事的表达方式我都很喜欢,笑中带泪,饱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