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住农民幸福,“枣”就乡村振兴
作者:王宝昆
2024年7月19日,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实地调研当地村民对渔网产业和冬枣种植产业与生态化发展的认识。在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的调研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地渔网和冬枣两大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巨大贡献。本次调研不仅让我对这两个产业的现状有了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和电商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大高镇的渔网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据调研了解,河东李村因紧邻徒骇河而得名,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曾是渔业专业村,村民具备编织渔网的手艺传承。然而,随着徒骇河上桥闸的建设,渔船难以直通渤海,村里的渔业逐渐转型,以种地为主。改革开放后,村民重拾编织渔网的手艺,并乘着公交车全国各地售卖。这一传统手艺的复兴,为渔网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大高镇渔网产业迎来了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的关键时期。传统手抛网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加装了塑料圆盘,使得撒网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这一创新不仅满足了普通渔民的需求,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践团成员采访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从吉,从书记口中得知,全村将近百分之九十的村民从事渔网编织销售等工作,村中的渔网产业,经过四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传统编织手抛网,到如今可以生产美式手抛网等30多种渔网和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螃蟹笼。河东李家村的渔网产业由将近半的渔网、三成的笼类和少数的其他渔具制作组成。
在关于“渔网产业的销售选择线下还是线上”等销售方面的问题,有一半的村民会选择线上网络平台销售渔网,通过电商平台,大高镇的渔网产品迅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年出口量高达160万余张,销售额约8000万元。村里的年轻人渐渐的回到村子里发展,趁着互联网的“东风”,搞起电商直播带货,网购平台成立店铺,拓宽河东李家村渔网的销路。
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大高镇许坡村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冬枣生态园负责人的方式,调研冬枣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平衡发展关系。沾化冬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地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建设智能阳光温室大棚、应用物联网云平台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了冬枣的精准调控和标准化种植管理。同时,注重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培育出了沾冬1号和沾冬2号等优质品种。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冬枣的产量和品质,也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后实践团来到许坡村展开调研。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分析,许坡村内的冬枣大都是在大棚内养护。村民的环保意识较强,但是枣农生态环保措施不到位,使用化肥农药增产和除虫治草,原因是生态治虫除草成本较高,绝大多数的枣农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成本发展生态冬枣种植。
通过调研大高镇的渔网和冬枣产业,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只有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才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电商的兴起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电商平台,传统产业可以迅速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转型升级。在大高镇的渔网和冬枣产业中,电商的发展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效率,还促进了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无论是渔网产业还是冬枣产业,科技创新都是推动其不断升级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渔网产业中,技术的改进使得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冬枣产业中,智能温室、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则实现了种植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提升了冬枣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高镇的渔网和冬枣产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