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到一年发榜时,高考这件事,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深造,有人则只能继续复读,并且这条路相对来说更难,毕竟范进中举,这种事,我们也不陌生。
今天我们聊的是另一个维度的有趣话题。
有的时候,可能正是那些在考试结果面前发愁的人,或者是心中始终有一个考试梦的人,最终在考试中发现新商机。
那天我正好看梁老师讲古代科举考试的节目,实在是太有趣了。
我真心觉得,古代科举与今天高考这种国家级考试,还真的是一脉相承。
他们都有着为国家选拔人才,让学子能够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自我价值的共同需求。
历史往往能给我们更多的借鉴和思考。今天我们也不妨借科举经济,盘点一下考试中的赚钱机会。
你会发现,如今的高考,果然是藏着重重商机的一件事。
也许对很多永远仰望学神的人,发现商机的本身,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02
每个人的人生赛道注定是不一样的。
当年李维斯的创始人,跟随着大批怀着淘金梦的人,一起去美国西部淘金,长途跋涉中,各种艰难纷至沓来,他觉得通过淘金发家致富,绝非易事,开始寻找新的赛道。
就在这时,一条大河挡住了淘金者前进的方向,所有的人在河边唉声叹气,有想硬冲过河的,有放弃原路返回的。
李维斯立即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他租了一条船,收费运送大家前往目的地。就这样,他还没开始淘金,就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终于到了淘金现场,大多数人都“怀着一口吃个胖子”,为淘出金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而用尽全力时,李维斯发现了淘金者的工作现场,太过艰苦,连口干净的水都喝不上。
李维斯马上开始在现场兜售了饮用水,结果自然是大受欢迎。
喝了干净的水,健康才有基本保障,淘金者们才能坚持淘金致富梦。
就这样,李维斯的第二桶金到手了。而真正让李维斯在淘金者行动中,赚的盆满钵满的机会。
是他发现淘金者长期劳作,裤子的膝盖总是破破烂烂,既不舒服,也很丑陋。
而淘金者聚集的地方有很多帐篷,那个布料很是结实。
李维斯尝试用这种帐篷布做裤子,不仅让淘金者们有了更耐穿的裤子,还逐渐引发了公众对这种裤子的时尚感追求。
至今这个裤子,也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牛仔品牌。李维斯渴望通过淘金,获得财富的梦想,就这样实现啦。
而那些只是专注于淘金梦的淘金者,大部分一生,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
03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科举经济,就会发现这事能赚钱的思维绝对和李维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仅仅是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从古至今都有无限的商机。
先说说“衣”这件事吧。
过去赴京赶考的广大考生,科举是唯一能够进入仕途的通道,用万众瞩目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起先,有一种神奇的科举衣悄然流行。这件衣服的设计很是精妙,里面布满了兜,这样四书五经就可以装在里面带进考场,实在不会,还可以拿出来看看。
这有点像我们有些大学里参加考试,尽管很多同学平时不学、花了几天时间突击学习,又生怕自己忘了,总会在兜里准备点小抄,就算不拿出来,也是求个心理安慰。
这样的科举衣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应该是求心理安慰的居多。
这样的衣服相当火,几乎成了当时考生们的“标配”。直到最后,官方不得不重新定制考试服,彻底杜绝大家“带小抄入考场”的念头。
在我们今天看来,围绕考试衣做文章的事也不少。
除了一些专门针对考生的舒适性考试衣之外,我看今年新闻里很多考生妈妈们,不管高矮胖瘦,都组团穿上旗袍,以此为孩子加油助威,寓意“旗开得胜”。
听说成都就有同一个班级的考生,有人专门组织考生妈妈们定制旗袍。
04
话说在古代科举考试中,“食”这件事从来都很重要。
除了广大为考生们提供饭菜的饭馆外,还有这么一个考生,落榜了。
他从外省一路跋涉到京城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次没考上,准备几年以后再考,为了减少路上一来一回几个月的颠簸,干脆就在北京呆着吧。
这种做法的人并不在少数,这恐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北漂一族”。
可是几年后,才考试,总得解决生存问题吧。这位落榜的考生,找到了一家豆腐坊,当个学徒,边工作边复习,准备下次考试再战。
时间久了,这位考生琢磨出了一套做豆腐的方法。
为了赚得多点,他自立门户搞了个豆腐房,生意还挺好。
可有一次,他把切好的豆腐放在坛子里,忘了取出来,等他想起来的时候,发现豆腐已经长毛了。
这可把这位考生急坏了,要知道家里本来就没什么钱,自己当然得节约点。
于是,他把这个长了绿毛的豆腐端出来,舍不得丢弃,最后决定自己把绿毛刮掉,加上相应的佐料掩饰臭味,最后一尝,闻着臭吃着香,还挺美味,最重要的是,也没闹肚子啊。
就这样,他开始把剩下的豆腐做成这样的臭豆腐,在考生圈子里开始流传。
大家捏着鼻子吃,还相信吃了还能好运连连,慢慢地,这个考生的臭豆腐越来越出名了。
几年以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提笔写的文章,都和赞颂自家的臭豆腐有关,简直是把自家的广告写进了科举考试的经典案例。
这个考生最终肯定也没考上,否则不会事隔多年,我们现在还能在超市里,买到这个考生的臭豆腐。
他的名字叫王致和。
所以说,关于考试中的吃,你也赶紧想想,还能有什么新的美味等待挖掘以及爆发式的增长机会?
05
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长途跋涉,从各乡、各县前往省城,成绩更好的会往首都赶考,这基本上在路上一走几个月的状态,注定只能与旅店为家。
成为一家受考生欢迎的网红旅店,是需要动一点脑子的。
对于考生来说,高中、金榜题名等标题的旅店,生意远远超过普通旅店。大家都想讨个吉利,而且考生多的地方,大家也能相互交流。
可见从那个时候开始,打造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态圈,旅店绝对是第一场所。
而今天的高考季,家长们也是煞费苦心,甚至有一些父母从外地赶来陪孩子一起参加高考,考场附近的酒店兴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06
最后我们来看看,除了“衣、食、住”,那么“行”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又有什么商机呢?
“行”,绝对是大有来头。
这些考生以后都可能是未来的国家栋梁之材,所到之处,各地官员都是以礼相待,不敢为难。
那时还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就是考生的行李,不得开箱检查,确保考生们的隐私。
骑着毛驴赶考的考生里,就有我们熟悉的大诗人贾岛。他骑在驴背上一个劲的琢磨诗句。
到底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一不小心冲撞了韩愈的车队。
交流时,韩愈看贾岛是个人才,主动和他一起讨论诗句,最后才有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一词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那个时候,往往家境贫寒的考生骑毛驴,中等家境的考生骑马,有钱人家的考生坐船。
可往往是这种有钱人家的考生,也会趁着行李不被抽查的机会,夹带私盐一路贩卖。
毕竟古代的时候,盐是垄断产品,政府需要靠出售官盐累积财富,发展国家。
可每次到了科举考试,官盐总是不好卖,这和很多考生一路“搞代购”发自己的家致自己家的富,不无关系。
手上钱多点,到了京城,自己也能吃住行条件好一些,科举经济就这样蓬勃发展。
07
说了这么多,发现没?
科举考试的创业机会和今天互联网思维也惊人相似。
首先就是流量。人流量越高,商机越大,可见所有的商业行为中,人本身才是核心。
其次就是黄金周。这种“考试黄金周”如今已经演变成各个节假日的旅游节日黄金周。
特别是时间点的不同价格差异很大,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淡季、旺季。
原来这一切,早在科举考试那个时代,就有了雏形。
由此可见,人生的道路永远都不是只有一条,大家都去挤的赛道,未必是好赛道。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所爱所想之事,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
就算是高考成绩不理想,也别灰心丧气,毕竟走到这一步,智商绝对都在平均值以上。
不过是有些人,天生适合应试这种精细化程度很高的测试,而有些人,注定有一颗关注生活的心,因此也更能发现商机与机会。
无论哪一种奋斗方向,只要做好,都是人生赢家。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就已经是成功者。
重要的是,你想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明白了这些,剩下的一切,你只需交付时光就够了。
共勉。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2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源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