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文字写太多,容易伤到自己,我是相信这句话的。别认为文字没有力量,文字可以造就,也可以摧毁。
其实,何止是写文,文学和艺术的力量都是一样的。只要表达自己的内心,就不可避免使内心地受到波动。然而阅读和体验远远没有创作会消耗掉更多力气和情绪。如果没有过往,不会被字里行间打动,没有过往,也没有打动人的力量。
曾在面试时被老板说,你缺少的是生活经验。缺少经验未必写不出来好作品,不过商人的眼光,一直都停留在实用至上。我抬头看看他办公室的匾额:博美大观。
那些背着画板画架渡过的日子,不管寒冬还是酷暑,生活在各种颜料混成的水和木板之间,每天与它们打交道,好像一个被颜料抹脏的工人。当初我不知道,大概是为了考试压力很大,后来我终于意识到绘画不是一个累人的活,不是描摹,也不应该像一个工匠一般。艺术作品应该有来自心灵的表达。称得上艺术家的人会在作品中的倾入自己的才华、体验和灵性。这也是艺术作品不容易被复制的原因吧。
少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自由。我突然想起高中有个男生画模特,总把人物脸上的五官放在一个平面上,只有转折没有过渡,也没有三维的概念。如今我现在再也笑不出来了。越多的规定越限制想象力。
那些唤起我们内在本能冲动和情绪的是艺术。音乐、文字、绘画、雕塑、设计和摄影都可以。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艺术和商业都很容易对立。
做设计的时候。身边很多朋友,初时,一入工作这条大海,便觉得迫不得已,回不了头。
有一天,朋友和我说,你看他要我在中式的房间里给他设计一个小型的风车,我帮他做了,结果惨不忍睹。我还能说什么,要么努力提升自己,早点脱离那条审美趣味低俗的船,要么你则想尽办法拿出你的方案说服他。多留些作品给自己,回头看不会觉得既拿不出也留不下来。
而我一直坚持,改方案的时候不随着客户随意走。提高审美趣味,也是设计师存在的意义。否则这个世界这么多的千篇一律,或着奇形怪状,多没意思。
商业行为存在着资本角逐,艺术不与商业直接挂钩。却难免会受其影响。纯艺术是很难的,艺术承载着人性,但是商业作品里的艺术性几乎没有,它追求的是直观、传达、大众。
《蜂蜜与四叶草》里,苍井优在面对纯艺术和商业之间感到的巨大困惑,大概是每一个艺术人曾有的心理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