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选择留在这个异乡的城市渡过,说实话纠结了好久,可除了连续几个晚上都免不了的一场大酒,这样的中秋也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中秋的生活方式其实很简单,从前一夜的某个私房海鲜餐馆开始,和朋友谈天说地的间歇,胡乱灌几杯当日生产的鲜啤,或原浆,或纯生,或白啤,以一厂为主,但对于我这样囫囵吞枣干杯的人来说,实在分不出一厂与其他工厂口味间的不同。聚会结束,不管是三五公里还是咫尺之遥,我大都选择绕到奥帆情人坝走上一圈,霓虹闪烁的半岛海湾有维多利亚港的味道,初秋的海风有点点微凉,我迈着踉踉跄跄地步子慢慢找到回家的路。尽管放假,次日五点生物钟把我叫醒,酒后头疼和略鼓的小肚腩让我对大口喝酒后悔不已,除了昨夜餐桌上的美食都忘得一干二净,还必须选择用小区遛弯来排空身上残余酒精的尾气。
今天是中秋,微信短消息也格外的多。出于互联网时代微信的普及,每一个节日都变成群发短信的泛滥成灾。不管熟不熟悉,也不论了不了解,从节日的前夜开始,网上截取的两句话,或者通用的某个节日图片,司空见惯的没有称呼,十有八九的留下落款,手机电量随着一次次震动慢慢耗尽,除了微信红包让人兴奋的小炸弹,点开微信的热情也因为雷同信息刷屏而慢慢降温。
突然好怀念旧时的中秋。无论身在天涯海角的儿女,都因为牵挂着团圆,辗转回到家人的身边。记忆里的故乡是味觉的故乡:家乡中秋节最著名的菜谱就是板栗烧鸡,因为我不爱吃鸡,妈妈通常用排骨来替代;而节前大量上市的糖炒栗子当仁不让成为我们童年的最爱。中秋夜里少不得月饼,80年代初期,当大多数小朋友还吃着简陋的苏式月饼时,我和弟弟吃着爸爸从广州带回的双黄连蓉,觉得这是人世间最幸福的时刻。
为了明天的北马,今年中秋我选择了不回家。领导很体贴,特别安排了一起吃饭过节。此刻的中秋晚宴,有从香港寄来的荣华双黄白莲蓉,有一斤多一只的海捕大梭蟹,有个头惊人的大虾,有新鲜出炉的各色菜肴,有茅台有德国啤酒,琳琅满目整整一桌摆满,但我却偷偷在想念着妈妈做的板栗排骨的味道。
酒店的位置不错,隔着落地大窗,就是青岛最美的奥帆中心,或许是为了抚平异乡游子的心情,白日阴沉许久的天空居然露出了些许的夕阳,看到微信群里全国一片大雨,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特别的日子,特别的风景,特别的人,大醉而归是再平常不过的结局,还好兄弟峰哥及时呼叫下一场,提出用清风明月,葡萄好茶一起渡过。一路小跑后,夜间九点半的灯塔台座,两个中年爷们煮茶品茗,皓月当空,海风呼啸,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此刻沿着海边栈道慢慢走回家,听着海浪扑打礁石的声音,看着海面上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由自住的吟出熟悉的句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谢谢兄弟的陪伴,这个中秋不孤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