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圣诞节,也许是女儿最后一个还憧憬着圣诞老人的圣诞节了。
女儿读三年级,正是好奇、爱问问题的年纪,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对于从小看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长大的孩子,女儿的困惑是为什么童话里写的和现实有那么多不一样呢?保留她的童话梦还是告诉她实情?有时候还真的挺难回答呢。
这两年学校对圣诞节比较淡化了,但孩子们还是会讨论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问题。有的孩子信誓旦旦地说,圣诞老人根本就是真人扮的,礼物其实是爸爸妈妈买的;有的孩子反驳说真的存在着圣诞老人,自己每一年都收到了心愿里的礼物,而且爸爸妈妈就是这么说的;还有的,则是半信半疑,心里相信圣诞老人,但想不明白的是他的礼物是怎么送达的,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
女儿属于第三种。
平安夜晚上,我看到女儿没有准备装礼物的袜子,于是我问她难道今年不想要圣诞老人的礼物吗?
女儿告诉我班里同学讨论的情况,她迟疑地表示,班里已经开设了科学课,当她了解的科学知识越多,就越怀疑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因为她有太多疑问了,比如圣诞老人是乘坐什么工具送礼物的?他的工具难道比火箭还快吗?
爸爸不忍心说出实情,于是用科幻书里的故事告诉她,这个世界是有多个空间的,圣诞老人生活在别的空间里,他可以自由穿行到我们这个空间,就像叮当猫有一扇任意门一样。
女儿听得似懂非懂,但她被爸爸说动了,她拿出了圣诞袜,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第二天一早,女儿起床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查看圣诞袜(她昨晚拿出来了好几个圣诞袜),她很快在其中一只圣诞袜里发现了礼物——一串很多颗石头做成的吊饰。
吊饰做得很精美,女儿很喜欢,从她惊喜的眼神里,我知道礼物暂时打消了她的疑虑。让她觉得更神奇的是,这串吊饰不是由一颗石头组成的,而是很多颗石头,正好与她放了好几个圣诞袜不谋而合——她的理解是:圣诞老人本来打算送她漂亮的石头,但是如果每个圣诞袜里都放一颗的话,操作起来太麻烦了,于是圣诞老人就把石头串在一起,放在一只袜子里。
这个想法倒是挺合乎场景的,但我塞礼物的时候可没想这么多。
女儿兴奋地说,明年自己要准备一个超大的袜子,说不定圣诞老人会送给她一个超大的礼物。
看着女儿开心满足的样子,我心生感慨,不知道她的童话梦还能持续几年呢?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随着知识面的拓展,我们的思维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时候我们将不满足于全盘接受所获知的信息,而是产生了疑问和质疑;带着疑问和质疑,我们开始了追寻答案的旅程,在旅程中我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产生新的疑问和质疑,如此反复,螺旋式上升。可见,质疑代表了一种探索精神,代表了一种成长。
我有点儿舍不得让女儿的童话梦醒来,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我就学着享受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