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个提问:家长对孩子哭穷会有什么影响?
有个网友回答:“低到尘埃里,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花钱变成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感觉自卑,不配拥有好东西,喜欢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一旦现实跟自己不一样就会变得敏感易怒。”
其实,很多家庭并不是没钱,只是想通过向孩子哭穷来教育孩子更懂事,而孩子对父母传递过来的能量是非常敏感的,可能会如父母所愿变得更“懂事”了。
可这只是父母看到的表面现象,伴随着孩子内心长大的各种负面影响。很遗憾,父母看不到。
长大后,这些影响会一直根植心底,影响着孩子的生活观、婚姻观,甚至终其一生也难做到自治自愈。
1:在网上看到一个高中女孩的故事。
她说,在外人眼里她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其实这些都是假象,真实的她,自卑、敏感、脆弱,不敢去和优秀的人结交,不敢参加同学的聚会。
因为她穷,没有一点能支配的零花钱。
其实,她家条件还可以,可是她父母严格控制她的零用钱,总是念叨赚钱不容易,不能乱花。
哪怕是买学习资料,妈妈都不舍得。
如果参加一些比赛需要报名费的,爸妈就会劝她放弃,说万一输了没得奖不就白花钱了,更不必说向他们要钱买其他的。
她喜欢一个男孩子,只敢偷偷喜欢,不敢采取任何行动,因为觉得根本配不上他。
女孩说,最痛苦的不是贫穷,而是父母向她哭穷,不断向她灌输穷的理念,让自己自卑到了骨子里。
有一种父母,“哭穷”可能只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出发点是想用穷养来锻炼孩子。
可是,当父母经常对孩子抱怨“钱不够花”,把“我们家穷,这个没必要买”挂在嘴边时,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2:有些事情,细思极恐。
虽然,不是所有贫穷家庭都会把孩子逼入绝境,但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普遍没有安全感,特别敏感、自卑,更可怕的是:贫穷思维一旦刻进生命的底色,就会变成性格的一部分,一辈子恐怕都改不过来。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的文章,分析了贫穷心理。
作者是一个已经40岁的中年人,年薪超过70万美元,担任过投资银行的经理,还是国家安全项目的成员。
表面上看,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社会典型的成功人士。
但不为人知的是,他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常常自我怀疑,充满焦虑,不敢要孩子,似乎总觉得缺钱。
文章揭示出一个真相,穷人思维最大的悲哀,是无论多么成功都体会不到生活的“轻松感”与“幸福感”。
因为被穷养大的孩子,不仅缺钱,更缺少来自家庭的认可和支持,导致成年后内心有个巨大的黑洞,用任何东西都填补不了。这就是贫穷效应。(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