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三本书,分别是周成林的《爱与希望的小街》、王道的《流动的斯文》、徐晓的《半生为人》,其中最喜欢的是《爱与希望的小街》,因为从书中读到了自己。
《爱与希望的小街》是成都作者周成林的自传体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作者的一本个人成长史,或者说是一部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史。书中收录了22篇纪实散文以及一些书信、照片,作者以身边熟悉的人物命运为切入点,记录了那些无法轻易忘记的沉重和伤痛。
或许是与作者年纪相仿,生长在同一时代背景下,有着相似经历的缘故,我对作者的描述感到非常熟悉,深有同感,简直是从书中读出了另外一个自己,感谢作者用简洁朴实的文字写出了我想说而不知如何用文字来表达的真实往事。
比如,书中写到,作者年幼时每天都要到公共自来水桩去提水挑水,由此联想起,我读小学时自来水还未普及,家家都有一个储存自来水的大水缸,也需要每天到附近的公共自来水桩去挑水,记忆尤其深刻的是,暑假里每天下午三点,就是我去挑水的时刻。特殊的历史时期,耿直的父亲被赶出教师队伍,文弱书生成了一个以体力为生的临零工,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她不得不起早摸黑,精打细算,每月领取微薄的工资后,先要规划好一个月的粮、煤、油等生活必需品,还要贴补年迈的外婆,日子过得极为艰辛。直到父亲落实政策,才有所好转,我也总算在小学尾声阶段,赶上末班车,戴上了红领巾。
作者还写到,他没有考上大学,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只能进工厂做工,先后做过小店店员、眼镜店验光师、宾馆服务员,也到澳门打过工,流浪一圈后还是回到成都,最后选择了靠写作和翻译为生。
联想到自己,也差不多是在那个时段毕业,在家待业,期间报名参加财会函授,后通过劳动服务公司的招工,进入当时镇上最大的国企,并幸运地进入了财务部门工作,没有去做“三班制”的工人。平稳工作了十几年,因先生工作调动,在调动无望的情况下毅然辞职,到人才市场找工作。当时的人才市场上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而我凭着一张全国会计技术资格证书和十几年财会工作的经验,很快被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录用。但不曾想,此后的短短一年内,连续换了三个单位,习惯于当时国企安逸、松散的工作环境,一开始极不适应紧张的环境及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薪资的高低与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是成正比的,当时只能努力去适应,身心倍感劳累。不过,这段经历也有收获,一年后来到一家外企,凭着在国企正规的财务工作经验,民营企业学到的巧门,台资企业中接触到的进出口流程及结算清算等业务的积累,对新工作可谓轻车熟路。随后八年,企业不断扩展,销售额不断增长,工作量同样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远不仅限于财务的其他事务,同样是忙,却忙中有序,心中也很少有恐慌感。2007年夏天,巧遇目前我在职的公司原老总来调研,力邀我前来就职,我出于责任心及职业道德,在半年后完成年终结算工作后离职,走上了新的岗位,时间真快,眨眼间又一个八年过去了。
回想一路走来,不管学历还是能力,自知不如同学、同事,只是幸运地抓住了机遇,提前走入人才市场。待以前的同事及大批同龄人下岗寻找工作时,我已经避开了下岗潮,对新的形势谈不上轻车熟路,但我至少已适应了紧张而又繁重的环境,熟悉了外企的运作模式。如今平凡而顺利地踏入知天命之年,即将退休,人生的经历总是如此让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