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的2.0时代
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作为后起词,五四运动后方才出现,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是它的缩写。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早先的公益组织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和贫民救济活动。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也涌现出很多各式各样的公益组织,大部分公益组织起源均来自于发起人针对某一特定的弱势群体或者的大爱与激情。对社会而言,这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关心别人。可另一个方面,令公益人尴尬的问题也出现了:这些因大爱与激情迸发而形成的公益团队,缺乏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仅凭着心中的一份爱就投身公益,之后就一直用爱心来经营与维系公益组织。最后的记过,不是举步维艰、难以维系,就是变质变味,走上唯利是图的歧途。导致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梅河口市手牵手心连心公益团队发起人张笑天就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传统的公益组织,大多是激情公益,这就像是公益领域的1.0时代,因大爱触发公益行为,当大爱来临的时候,失去了理智与理性,只为了心中的那一份大爱,不去考虑实现这份大爱所应承载的社会责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中,太多太多不理性的爱心文章已经在大量消耗这个社会的爱心资源。
而现在,到了公益领域的2.0时代,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激情公益的弊端,并认真考虑理性公益的必要性,激情公益让位于理性公益,讲究大爱的公益行为进化为讲究责任的公益。就像医生治疗病人,不能因为被病患的痛苦打动就失去理智,只顾同情;更应该坚强地面对病患的痛苦,分析病情的起因,研究治疗方案,把治病放在首位,而把同情放在次要位置。
中国公益,不能再走悲情宣传的路线,不能仅仅想着要给被帮助的人提供哪些帮助,靠着支援者们做一些治标的工作。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去了解被帮助人需要我们提供哪些帮助,提出科学解决方案,做到标本兼治,同时建立专业高效的职业公益人团队,像运营一个企业那样去运营公益组织。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不理智的公益项目,都是在挥霍社会的爱心,而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利!我们需要记住:爱,容易打动这个社会,而只有责任,才能真正改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