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复盘完忙碌的一月,今天已进入到二月的第一天。早起读书的一天,斗志满满,渐渐喜欢上忙碌的自己,有事做的自己,有计划有方向的自己。30岁,好像才活明白了又好像还没活明白,这一年,我想好好与自己内心对话,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好好做自己。
抚养孩子的同时也是在寻找自己。今天明白,哦,原来孩子发脾气时并不是喜欢那样做,只是展示出真实感受,表达失落,愤怒与难过摆了。
其实,作为大人有时发脾气又何尝不是呢?谁会喜欢发脾气,都是自我感受的一种表达。
那具体怎么做?
1、不能回嘴吼他或者粗暴对他
试想,如果你发脾气了,此刻很愤怒,另一个人却也很生气的对你吼,或者对你的感受视而不见,你是个什么样的感受?其实,孩子也一样。
这样就等于惩罚孩子展现感受。只会导致情况恶化。
2、不能视而不见
视而不见就是一种冷暴力。这样反复几次,就会在孩子心中形成童年阴影,即便这种方法有时很有效。
有次我家孩子一直哭闹让他奶奶抱,哭着喊着让奶奶抱,我婆婆正在洗衣服,可能她想把衣服尽快洗完一直没理孩子;我在一边正在练习英语口语,我想着我婆婆会停下此刻正在做的事情,毕竟孩子此刻需要的是她的怀抱。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直没理孩子,孩子越哭声音越大,都能有5分钟,我就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安抚,安抚能有10分钟孩子才渐渐停下了哭泣,后来我把这件事给孩子爸爸讲了,孩子爸爸就说他妈有时就是那样,他小时候经常被他妈妈那样对待,当时的感受就是“恨和埋怨”
所以孩子在哭闹要抱抱时,应该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抱起来安抚。
到底该怎么做?
3、不需要答应他想做的事情,而是同情他的失落感。
用语言说出当下发生的状况。你生气是因为……,对不对?
这样,孩子迟早会对失落感培养出容忍度。
当孩子发脾气把你逼到了极限,这时你该做的是反思,而不是立刻反应。不要觉得孩子是冲着你发脾气,而是要持续观察孩子,注意他的情绪,并尝试用语言说出孩子想沟通什么,找到他情绪失控及行为失控的触发因素。
找到触发点之后,下一个任务是观察你孩子发脾气的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或其他成年人扮演的角色,如果你不在场,例如在学校时,当孩子用行为跟我们沟通时,我们不应该指责,而是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因为孩子还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成长路上,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打破自己固有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