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电影院》里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忙忙碌碌,没有诗和远方的日子总让人不得不把一些美好的梦想深藏于心底,有一些契机会让她们突然蹦出来,然后就痒痒地一直抓着你的心房,说,去做吧!闺蜜策划去摩洛哥的旅行,突然,一切一切,跳了出来,古城、阿拉伯神灯,撒哈拉,《卡萨布兰卡》、《通天塔》、《时间的针脚》……
出发,一个动心, 28个小时,辗转三个机场,坐了18小时飞机,从白昼到黑夜,从黑夜到白昼,分不清昼夜,所幸,到达的时候,卡萨布兰卡湛蓝的天空让人神清气爽,美景如斯,不负朝思暮想!
“全世界有这么多城市,城市里有这么多酒吧,可她却偏偏来到我的酒吧”
作为电影史上声誉颇高的影片,《卡萨布兰卡》为摩洛哥这座白色的城闻名天下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这部电影的热爱也促使我对这座城心生向往,尽管电影只是在美国的摄影棚里完成,我如朝圣般欣赏着这座城,街巷间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各具特色,让人不禁想进去坐坐,但是我期待着心中的瑞克咖啡馆,是的,就是《卡萨布兰卡》的瑞克咖啡馆,一位影迷按影片中的格局开设的现实版瑞克咖啡馆,事实上,他很小,没有影片中那么宽敞,如果电影中的咖啡馆这样小,估计就没法容纳那么多思念祖国的旅人齐声高唱《马赛曲》了。
影片中,瑞克再见伊尔莎,心痛地低吟:“全世界有这么多城市,城市里有这么多酒吧,可她却偏偏来到我的酒吧”,玩世不恭的瑞克终究因为对伊尔莎的爱和心底里深藏的正义,被拉回了“战场”,甚至奸猾的警察局长在最后也“暴露”了善良的内心,《卡萨布兰卡》上演了动人爱情与无情战争,而最后展现的是人性的美好和善良,著名影评家罗杰·伊伯特说,《卡萨布兰卡》是一部为那些相信人性善良的人们拍摄的电影,是的,相信人性善良的人们也把这部影片奉为世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
在瑞克咖啡馆,品尝着美酒佳肴,我回味着那动人的故事,憧憬着接下来的美好旅程,相信一切因心生美好而美好!每个人的每段旅程,行走在路上,总会有些原本没有过的期许,而这未曾谋划过的期许,往往却成了最重要的旅行意义,我的摩洛哥首站,如此动人,路上的第一天,在卡萨布兰卡,因为《卡萨布兰卡》,我找到了我的旅行。
飞毯、神灯、阿拉伯人,游走马拉喀什
童年听《一千零一夜》,阿拉伯人、飞毯、神灯……这些神秘的词汇一直让我既向往又觉得遥不可及,而马拉喀什让我们回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
马拉喀什是红色的,陶土红色的建筑使这座城以“赭城”闻名,名副其实,到处充斥着红色的屋,这独特的颜色为千年古城增添了原本就神秘的色彩,让人神往不已。才到马拉喀什麦地那(旧城)附近,穿行在街巷里带着尖帽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瞬间引领我们进入了天方夜谭的世界:房屋密集,式样千姿百态,街巷交错,满目是店铺、摊点和手工作坊,喧哗热闹。著名的杰马夫纳广场,这里的夜市已繁华千年,白天和夜晚,宁静和喧嚣,截然不同,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旅人的印象更加难忘。这个充满活力的广场,一到傍晚,平静的广场就变成了江湖卖艺者的活舞台,随处可见蛇与猴子表演、各种本地歌舞、兜售商品、草药,还有说书人、套圈、钓鱼、美食……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穿行在人群中,广场周围的街巷间,各种工艺品店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最魔幻的是灯店,似乎穿越了那灯,就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是的,我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魔幻的世界里,遥远的阿拉伯少年擦了擦神灯,智慧的长者为寻找自我的旅者讲述人间的真谛。
传说中,一千零一夜,勇敢的女子山鲁佐德用阿拉伯人优美动人的故事拯救了千千万万的女子,而那些动人的故事在眼前的街巷中似乎依旧在上演,这种魔幻的感觉或许就是旅行的一种意义,有人在雪山寻找圣洁,有人在大海寻找广阔,有人在草原寻找奔放,有人在山野寻找荒蛮……穿越时空之窗,在马拉喀什,我找到了古老。
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无法建成的通天之塔
一路向东,沿着摩洛哥五月盛开的鲜花和繁茂的原野,一路上渐渐荒凉起来,一日之中穿越别样风景那样的感觉非常奇幻,这种穿越,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那种神秘和奇幻,而这别样的风景过渡地也似乎相当地平常,我在这儿,你在那儿,我不融入你,你不干扰我,就如人类的鸿沟。
到达阿伊特-本-哈杜村,作为很多电影的取景地,这里已经没有多少当地人居住,都搬到了对面的村子里,只有少数几户人家在卖东西发展旅游,村庄建于11世纪,是当地柏柏尔人用来抵抗阿拉伯人入侵的堡垒,建筑极具当地特色,村口还有河流和树木,整个村落非常漂亮,也是非常典型的当地村落。虽然《通天塔》其他村落拍摄的,但这里和《通天塔》里的场景极其相似。
我走在村子里,似乎走进了电影中,随性的丈夫和焦虑的妻子为寻找婚姻的出口来到这里,突遭意外,妻子被枪击中,滞留村中,当地人对他们充满好奇,语言环境都不通,对未知一切的惧,爱,失望又重生......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扣人心弦,为救受伤的妻子,皮特焦急地在村中跑来跑去;而家里,无奈的保姆带着皮特和布兰切特的孩子,因为误会,无论怎样也向警察解释不清;在另一城,好心送猎枪给摩洛哥向导的日本父亲和聋哑女儿也因年龄和语言的代沟陷入焦虑……
我穿越进了故事中,三城三事,繁华与落后,高傲与卑贱,善心与冷漠,一一上演,如同真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天。电视里在播放美国人受伤的新闻,聋哑女儿换台,与己无关,I Don’t care,谁要看?而事实上,正是她父亲赠送的枪引发了事故,就这样,三城三事,连在了一起。
这个村落,还有过一部著名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劳伦斯为解决阿拉伯世界的争端,奔走在沙漠和山脉间,为人类的鸿沟搭桥设梯。圣经中人们想建造通天塔以证明人类无所不能,于是上帝让人们说不同语言而无法沟通。是的,《圣经》中,最终人类的通天塔没能通天,而在心里,每个人的通天塔都能通天吗?
《通天塔》的结尾,导演打出字幕“谨以此片,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旅途,忘记那些最暗的夜,记住那些最亮的光,人生,亦如此。
前世的乡愁,思念的沙
撒哈拉,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想,年少时看三毛的书,书中种种,生动有趣,她笔下鲜活的人或事让人欢喜,让人落泪,慰籍了少女蠢蠢欲动的心。她写“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这般率性,好生羡慕;她写“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这样优美的句子,让人浮想联翩。而我,也种下一个愿望,撒哈拉,要去!
终于要到撒哈拉,路旁开始有砂石和广袤的平原,似乎撒哈拉要到了,我喜欢这种要到的感觉,期待着,盼望着,心像小鹿乱撞,就像初爱的恋人即将要见到的感觉,美好而奇妙!那是多美好的梦想啊,朝思暮想之地!爱三毛,其实向往的就是那样无拘无束的生活,羡慕那种简单而有趣的率性地活着,
然后就到了撒哈拉,我们到的时候,已近黄昏,为逐日落,匆忙骑上骆驼,眼前,那些三毛笔下因思念而落下的沙,漫天漫眼都是,柔软的,散发着红色的光芒。我们的影子落在沙上,骆驼和一行寻梦的旅人,如此美丽的风景,我以为我们在看景,其实我们置身其中,已经是景,还有点不敢相信,我已经置身于梦寐以求的撒哈拉。下了骆驼,大家坐在沙丘上,细心的闺蜜为大家准备了装沙的瓶子,大家各种惊喜,忙碌着欣喜着想把这美好装回去永存。
雀跃过后,我们吟唱《橄榄树》,朗诵《撒哈拉的故事》,眼泪,竟然流了下来,丹说:“说不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感觉……”此刻,什么都不需要说,流泪或者欢笑,什么都不为,或许为实现的梦想,或许为实现不了的梦想,那样的感觉,真实而又梦幻,似乎找到了自己,又似乎,找不到自己。
惊喜之后,每个人静静地,躺着,坐着,站着,还有趴着,享受着撒哈拉的故事,这一天,是我们的故事。远处,夕阳西下,太阳一点一点地躲在了一望无际的沙漠背后,余晖下,一队骑着骆驼的旅人过来了,他们,在沙漠中寻找到了自己吗?
摩洛哥的针脚
《时间的针脚》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书中女主人公希拉惊心动魄的间谍生活让我读得废寝忘食,这是“一部充满阴谋、爱情、神秘和柔情的神奇小说”。整部小说情节紧凑,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根本停不小来,初看的时候还停不下来地向朋友推荐。而书里有很大一部分故事的背景就是摩洛哥。
沿着摩洛哥环行,路上的风景给了我们很多惊喜,春暖花开的时节,非洲大地的花儿们任性地在路边绽放,在静悄悄的山野间,那样的绽放,完全没有预设,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惊呼雀跃,帅气的司机小哥每一次听到我们的欣喜都会贴心地问我们要不要停一下,就这样,我们一路收获了无数的未计划过的美景,而这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时间的针脚里》的得土安和丹吉尔就是这样映入我的眼帘的。
路过得土安之前,因为这一天的路程很长,所以大家出发得早,都在车上睡了一会,隐隐约约地,导游在介绍即将路过的城市时,另一位热爱《时间的针脚》的姐妹木注意到了得土安,连忙提醒我,“那里就是希拉遭遇变故流落的地方”,我慌忙向窗外望去,和摩洛哥其他许多小城一样,沿山边建造,白色的房子,一战时沦为西班牙的保护地,因此有很多西班牙居民居住在这里,《时间的针脚》作者的母亲就是出生在这里的。
希拉在昏迷之中,被人送到了这里,在这里,开始了新的人生,也在这里,成为了隐形战斗的勇士,书是这样结尾的:“我们的命运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结局,因为我们的生活没有在任何地方被记载下来。也许我们甚至没有存在过。或者存在过,但没有人知道。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都在历史的背面,在密密麻麻的时间的针脚中,真实而隐形地活着。”历史长河中,卷宗没能记住那些精彩的活着的人们,而故事,让她们成为了永恒。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能在得土安停留,也没能拍下得土安的任何一张照片,但是因为一本书,这个未曾亲密接触的城市却成为我旅途的一个惊喜,它,在我的心里。
向丹吉尔继续行走,大概一个小时就到达了。号称非洲之门户的丹吉尔,扼守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隔海相望,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丹吉尔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地区,是秘密特工和国际阴谋家经常会面的地方,同时还是逃亡海外的著名文人经常会选择的藏身之所。因此这里就有了很多我喜欢的故事,《时间的针脚》里,希拉初到摩洛哥的落脚点就是这里,也是在这里落难,最终流落到得土安。还有《谍影重重3》里,马特达蒙也在这座城为寻找自己的身份而拼命追逐。我们穿行在城中,古城、新城交叠,这次我们没有进入麦地那(旧城),远远望去,错落的房屋,狭窄的街道交织,我似乎看到了马特达蒙在拥挤的街巷中与对手追逐打斗,在屋顶奔跑,为自己迷失的身份寻找出路。
拉巴特一瞥,摩洛哥再见
路过得土安,穿越丹吉尔,时间的针脚,岁月的痕迹,一点点溜走,摩洛哥的光阴,走向尾声,我们到达最后一个目的地——拉巴特。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与卡萨布拉卡相邻,却没有卡萨布兰卡般世界闻名,而我到这里,寻找阿汤哥的足迹,《碟中谍5》中那场精彩的摩托追逐戏就是在拉巴特的乌达雅堡拍摄的,黄昏,沿着汤姆克鲁斯飞驰而过的阶梯漫步,慢慢体味影片的精彩,沿路行走,广场上,结束一天忙碌的人们悠闲地享受饭后时光,我们的旅程也将结束,和旅程再见,希望再一次相见,这也是旅行的美好结局之一吧。
就这样,在摩洛哥游走,14天,古都,大城,小镇,乡野、街巷、花田、沙海,各种美好的风景。在停停走走中我在寻找美景,更是在寻找自己,欢笑,愉悦,沉静,悲伤,不同的景致,不同的我,那些美好的风景让我身体里的各种小灵魂一一地跳出来,这就是我要的旅行的意义,陈绮贞淡淡地吟唱出小小的忧伤: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而我,踏上行程,离开自己,寻找更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