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过的奥地利天才魏宁格的《性与性格》一书中,作者有提到一个很惊人的观点,理论意义的典型男性和典型女性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男女,往往是典型男性性格+典型女性性格不同占比的合成品,理想的亲密关系就像是一道完美的数学加法,一对完美的情侣,应该是双方男性特质+双方女性特质=典型男性+典型女性的结果。
对此,我的引申思考是:
难怪很多人,经历过很多恋爱,几多分手波折后,喜欢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具备相似特质,无论是审美或者还是性格特征上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王思聪喜欢的近似的网红脸,当然这个例子也许不算恰当。但是对比朋友和自己的恋爱经历,我仍然认为,人们嘴里说着靠感觉,随缘的背后,审美和品味,恋爱的偏好其实是比较确定的,进一步来说就是有恋爱理想型的存在或者设定。
那么思考这个问题,有什么帮助呢?
且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恋爱理想型的特征,那么有的放矢的找对象会不会比随机将自己暴露在不确定的缘分等待中,更能够增加遇到喜欢的人的概率呢?情感告诉我们,缘分是不可知的,但是现实是恋爱都是有条件和标准的。既然现实如此,顺从自己的内心的标准,高效地向恋爱理想型靠近,就能让丘比特之间更成功地向我们发射。另外,加大恋爱匹配的胜率,将节约下来的时间享受恋爱比之在无谓的关系中纠缠等待,在我看来,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同时,思考自己的恋爱理想型,也是可以理清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过程。被某种特质的人吸引,反过来可能表明我们正是因为缺少那个特质,所以才想拥抱它;或者也有学者观点是,因为原声家庭或者父母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才会去希望拥抱那项特质,补足幼年因为家庭原因带来的缺失。这样一个对内探寻的过程,总让我很着迷。
我确认喜欢知识渊博的男性,另一方面我也就承认我对知识学术的向往,希望我自己也能慢慢成为一个更博学,求知的人。我确认自己喜欢温和,稳重的男性,同时我承认自己的性格还比较鲁莽,性子还很轻浮,须经历更多的打磨。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让我对自己的认知也就越发显得清晰了。当然我还曾对比过自己恋爱理想型标准发生的变化,从而也可以看出自己经历了怎样的现实打磨。
在我真正把自己的恋爱理想型的标准敲定之后,我是如何行动的呢?大体逃不过仔细审视自己身边的异性资源,通过网络上的兴趣标签和类似的爱好,寻找这类气质的人这样的方法。最后的结果是,理性的尝试很多,失望也有,短暂的心动也有,最终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
在这样一段长时间的寻觅中,恋爱理想型这样的设定,大概除了让我避免一时情迷下,做出在垃圾堆里找对象的冲动;同时也让我明白,理想假设虽好,但是也很难说能找到自己完美的伴侣,世事可能就是不完美的,抓大放小,只要对方身上的特质满足自己最重视的部分,就已经很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