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强IP电影,非《哈利波特》莫属了。11年,8部电影给我们打造了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
如果说J·K罗琳是造梦者,那么把哈利波特搬上荧屏的他们应该就是梦想的实现家。
电影里呈现的世界无疑是精彩奇幻的,但是我更好奇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这部纪录片,就给了很好的解答。
从09到12年,这部纪录片一共出了8集,豆瓣评分平均为9.5分,甚至比正片的评分还高。我不是一个技术控,所以只能从感性的角度来看这部纪录片。看完后只有大写的服以及满满的感动。
1.那些可爱的人
很多人都看过《哈利波特》这部系列电影,但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8部电影其实是由4个导演分别执导完成的,他们为了哈利波特倾注着才华,奉献着热情。
《魔法石》和《密室》的导演是克里斯·哥伦布,他是一个勇者,在书迷们的期待下,打开了魔法世界的大门。第一、二部是系列的基础,当时演员们年龄都很小,他们把拍电影当成露营一样好玩的事情。而其他的工作人员对于罗琳所描述的魔法世界该如何呈现都毫无头绪。
所以与其说克里斯是导演,更不如说他是一个老师,是他教会了孩子们如何走位,定点,说台词,表演,成为一个专业的演员,教会了团队如何将魔法变为现实。
第三部《阿兹卡班的囚徒》是故事的转折点,影片从奇趣的儿童电影转向了暗黑的成长,所以迎来了新的导演阿方索·卡隆。这一部应该是我现在最喜欢的一部,因为哈利摆脱了稚气,更善于思考,影片风格更成熟,还出现了我很喜欢的人物小天狼星。
而第四部《火焰杯》有着许多宏大的场面,比如魁地奇世界杯,三强争霸赛等,所以新的导演迈克·纽维尔将它拍的很有史诗感,当然很多影迷也说哈利跟罗恩在这部长残了。
最后的4部由大卫·叶茨执导,影片更具有政治化和现代感,也给《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打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看这部纪录片,让我了解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哈利波特的故事,有些让我觉得有趣,有些有让我泪崩。
比如导演阿方索要求丹尼尔,艾玛和鲁伯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艾玛写了整整30页,还引用小说原文支持观点;丹尼尔只写了1页A4纸,语言非常质朴;而鲁伯特因为忙于考试,把导演的任务忘的一干二净,而当导演问他时,他只回答了一句
“Ron would never deliver the essay”(罗恩压根就不会交)。
3个演员在无意识中做了完全符合哈利,赫敏和罗恩角色的事情,让人觉得搞笑的同时又觉得很贴切而窝心。
理查德·哈里斯饰演的邓布利多慈祥,睿智,充满着父爱感。有很多人知道理查德饰演邓布利多是因为孙女的要求。但应该很少人知道,在他卧病在床,奄奄一息的时候对导演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you better not think of replacing me.”(你最好别想换掉我),2周后他就去世了。
我曾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找一个如此年迈的人来拍摄一部时间跨度那么大的电影,但看了纪录片,便完全了解了理查德对于角色的热爱,对于小演员们的包容,他真的像邓布利多一样充满着传奇色彩却又闪着温暖的光。
2.那些神奇的生物
神奇的生物是《哈利波特》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原始和野性。在《哈利波特》里每一个魔法生物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强大的特效组需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将它们想象创作并且变为现实。
在《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这部纪录片的第三集神奇动物里就讲述了所有出现在《哈利波特》里的神奇生物是怎样诞生的。
首先美术组会结合原著中所描绘的生物对其进行想象创造,分析它们该有什么样面貌,是阴暗有攻击性的,还是调皮淘气的,构思后进行原画设计,再利用木偶艺术制作机械实体或者通过后期特效将其变为现实。
所谓一言不合就开建,用这句话形容哈利波特团队一点都不夸张,为了让演员更好的投入表演,很多生物都进行了实体制作,包括邓布利多的凤凰福克斯,蛇怪,巨型蜘蛛阿拉戈克,鹰头马身有翼兽巴克比克等等。
饰演罗恩的鲁伯特至今想起那只散着绒毛的巨型蜘蛛还惊悚无比。而饰演邓布利多的理查德在离福克斯只有5厘米的距离都看不出它只是一只机械木偶。
明明可以采用无实物表演,而且即使做出实物到最后肯定也会用后期特效来修饰,那为什么哈利波特团队还要大费周章的去制作实体?
因为哈利波特团队想告诉我们,魔法世界是实实在在扎根于现实之中的,特效电影不是只靠特效,而应该靠演员的表演让特效充满生机。实体生物有利于小演员们投入表演,让他们真正的惊奇,恐惧,传递出最真实的情感,特效并不该遮盖住故事的本身。
3.那些奇幻的音乐音效
音乐是电影增强感官体验的重要一环,说到《哈利波特》的音乐,先要提的肯定是标志性的《海德薇主旋律》。它是在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在毫无参照的情况下写出的一段旋律,那脱离地心引力的魔幻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响起前奏你的头脑就会自动反应--哈利波特。
除了电影的原声音乐,在纪录片《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的第四集音乐音效里还给我们展示了魔法世界里那些古怪有趣的音效是怎么来的。
因为很多场景是魔法世界才有的,比如挥魔杖的声音,守护神兽出现的声音等等,现实中要怎么去模拟这些声音呢?这时候音效师就得开脑洞了。
比如他们会用手在猫砂上掠过,造成哧呼的声音来展示魁地奇里哈利他们骑着扫把快速飞行的轻盈感。
会用电缆扭动的声音来模拟巨型蜘蛛阿拉戈克出场时类似毛发摩擦发出的嘎吱声。
为了找出最合适的音效,反复的试验模拟,连出门都随身带着录音设备,生怕错过任何有趣的声音,这成了《哈利波特》电影音效师的日常。
每个人都不想拖后腿,每个人都希望不负书迷影迷的期待,每个人都希望呈现出最完美的《哈利波特》,就是这种信念才让魔法真正的照进了现实。
4.那些魔法的场景
看完《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的纪录片,你会觉得有种深深的感动,是因为那些在影片中也许是一闪而过的东西,背后却蕴含着整个团队的无限付出。
在第一部《魔法石》里孩子们进入的礼堂就是《哈利波特》团队在苦寻外景无果的情况下,参考牛津大学的食堂实际搭建的,它可以同时容纳300多个孩子。
而那些悬空的蜡烛并不是特效,是用细线一根根绑上去的,因为导演克里斯觉得这样的场景其实不用特效也能做到,而且会更真实震撼。所以当你看到小魔法师们刚进入大厅的表情,他们不是演出的惊奇,而是真的被场景惊艳住了。
还有哈利波特购买物品的对角巷,也是团队根据小说原著再加以想象搭建出的实景,当初罗琳看到的时候都说对角巷跟她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如果你不细细对比,你根本不会发现,每一部的霍格沃茨外部都在发生变化,它在变得越来越完美,更符合一个魔法学校。
一直到第五部《凤凰社》因为团队考虑到制作预言球的难度,决定不搭建实景,才出现了5部以来第一个完全虚拟场景——预言厅。
《哈利波特》可以说是一部最有资格用特效的电影了,因为魔法世界是一个非真实的世界,所以即使你用特效来填满,观众也不会有很大的异议。
但是这个团队让人敬佩就在于他们用很多也许看起来很蠢,很耗时,很折腾的方式来拍摄,以求让效果更真实,而不是完全依靠特效。
正因为《哈利波特》存在于魔法与真实之间,所以才给了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看到一幅油画你会想象它会不会突然间动起来,拿到一封信你会幻想会不会打开时突然变成一封搞怪的咆哮信……
如果你想知道《哈利波特》里的3个主角是怎么选出来的,《死亡圣器》为什么要分上下2部,《火焰杯》为什么做了70%的后期配音……所有的这些问题,这部纪录片都会告诉你答案。
11年的8部电影,每一个导演在《哈利波特》里融入了自己的解读,每一个幕后工作人员为它殚精竭虑,每一个演员用10年的时间演绎同一个人物,让角色成长。《哈利波特》代表了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但同时更是一个讲述反对种族歧视,以正义之力对抗邪恶,珍惜爱与友谊的精彩故事。
所以,《哈利波特》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系列电影,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