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7-05-22 少儿脑科技小课堂
你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吗?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妈妈相信你是个善良的孩子,肯定会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
「爸爸可是为了你才这么做的,你怎么都不体谅爸爸?」
「你怎么又跟上次那样不听话?」
「只要你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就会很开心!」
「你看你们班的小明多好,多学学他。」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是什么怎么回答的呢?
他们多半不会回答,因为根本无从回答。
他们是因为知道自己做错了吗?不是。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常常被问到:
老板对你说:「我相信你,肯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的。」
父母对你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朋友对你说:「你难道不想和我一起去吗?」
这种话似乎总能凭借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我们变得哑口无言,只能顺从对方,因为反驳或者否认都可能对双方造成伤害。我们迫于心理上的压力,不得不接受和应承对方的观点。
但是现在,我们也常常对孩子实施这种「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al)。
什么是「心理控制」
我们平常都会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来管理孩子的行为,比如「十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蔬菜一定要吃完」,这些都是行为控制。而心理控制尝试掌控孩子内在的心理世界,即强行控制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发展(如思考过程、自我表达、情绪变化和亲子依附关系等)(Brian K. Barber,1996)。
心理控制通常表现为以下六种方式:
❶限制言语表达(Constraining verbal expressions)
当对孩子的表现感到不满意时,限制孩子的发言。比如改变主题、打断对话、主导对话、忽略孩子的意见或者摆出意味着「不感兴趣」的身体姿势等等。
❷否认情感(Invalidating feelings)
尝试贬低或曲解孩子表达的情感,比如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是这样想/感觉的」,以此忽略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❸内疚引导(Guilt Induction)
通过引发孩子的内疚感而对孩子进行控制,比如说「你这样做妈妈很丢脸」,「都是因为你的事妈妈都生病了」、「都是妈妈不好」、「你这么做就是不在乎我们,你如果真的在乎我们的话你是不会这么做的」等等言语来引发愧疚感。
❹个人攻击(Personal attack)
当批评孩子时,把孩子以前的错误也说出来;或者以一种极富有优越感或屈尊似的态度说话。
❺爱意撤回(Love withdrawal)
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如果子女没有表现出他们预期的行为,就撤回对子女的爱护与关心。这在心理学里面称为「有条件的爱」,即「只有你具有满足某种条件时我才会爱你,否则我会不爱你。」
❻情绪化行为(Erratic emotional behavior)
在关爱和攻击的表达中摇摆不定。父母的爱护和攻击的表达完全无法预期,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父母会开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又会不高兴。
我们发现,心理控制常常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论是下意识说的话(比较、威胁、引发愧疚),还是不知不觉做出的行为(无视、不感兴趣、不善的眼神),都会对孩子的造成心理压力,使之无法采取任何方式进行反抗或反驳,只能默默接受,或是对孩子造成心理暗示,打击孩子的自信、自尊和对父母的感情。
「心理控制」产生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孩子需要管教。我们也都知道强制性的教育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反抗,因此我们尝试用看起来比较「温和」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言语引导。但是,在通过言语进行引导时,很容易携带成人思维,用心理压迫或心理暗示的方式来强迫孩子。这样的沟通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作用,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交生活。
美国的一项研究让184名13岁的孩童填写了多张调查问卷,其中有一张问卷就通过孩子的打分来评估父母采用心理控制策略的频率。
当这些孩子长到18岁和21岁时,研究人员又分别进行了跟进调查。让这些孩子与自己的朋友或男/女朋友一起回答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看看他们是否能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来解决意见不合的情况。
结果发现,在父母的心理控制下长大的孩子,到了18岁时会不善于友好地处理意见分歧。相较于父母控制欲不强的儿童,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没那么自信,也不能以合乎逻辑的方式阐述出来。而当他们最终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观点时,表达方式又不那么温和,阐述的内容也不尽如人意。
这项研究还发现,若是孩子在18岁时存在社交障碍,那么他们到21岁时的沟通能力会更差。高压或专横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愈演越烈。
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的过程中,父母会削弱孩子在社交关系中据理力争的能力。尽管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需要设置条条框框,但过于专横的管教方式意味着:父母与孩子的任何意见不合,都会破坏亲子关系本身。
显然,父母的社交行为会传递给孩子,影响他/她自己的社交模式。因此,不论是行为还是心理上的教育,我们都应该和孩子讲明为什么要立规矩,并将争论变成讨论的过程,让孩子参与到规矩的制定和实践中来。让他/她明白,这是一种主动而自觉的自我 提升与满足,而非为了博取爱与关注而做出的自我牺牲。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在未来的各种社交纷争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参考:
Barbara A. Oudekerk et al. The Cascading Development of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Child Development, October 2014 DOI: 10.1111/cdev.12313
Barbara A. Oudekerk, Joseph P. Allen, Elenda T. Hessel, and Lauren E. Molloy. The Cascading Development of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Child Dev. 2015 Mar; 86(2): 472–485. doi: 10.1111/cdev.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