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但今天中午,我们在华为平板实验班的课程中,却看到了这样的几个字:我们的植数节。
会有一些学生问我,这个“数”字会不会是错的?我想说的是这个“数”不是树木,而是我们手中握着的平板,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不是多种几棵树就可以与之为伍,而是要不断去探索未知的信息世界。信息世界有多大,不过是一块能联网的终端屏幕;信息世界有多远,不过是拇指按压键盘的距离。
之所以我们的心与互联网相隔甚远,是因为我们的眼光还停留在已经过去的那个年代。
很多时候,多媒体设备布满尘土,微机室的电脑被闲置角落。假若我们没有勇气去开启通往知识的门禁,那为何要告诉他们只有走出去便会未来可期。
教育是个伪命题,我们一边留守着希望,舍不得风雨无阻的脚步;一边张望着前途,放不下体面舒适的告白。总会在某个时刻,仔细掂量着未知的人生。
孩子啊!我多想让你们问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但我想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的是,你们无忧无虑的成长,胜过四五月难眠的夜晚。
乡村生活的调味剂莫过于花草在风中舞蹈,或你们的笑容在操场上奔跑。我想面对你们时,就连早起的太阳也会假装睡意。
这天中午,有一群精灵拿着平板,企图收集一些绿意,但他们走过的区域,还残留着欢乐的气息。搞怪的模样发送在对话框里,就算错过直播又何妨,愉悦的心情总能延时别离。
互联网+教育,让我们身体龟居一室,但那颗永不服输的心,却总想找机会与他人一较高下。如果说登山是一种历练,那么在互联网上泛舟独行,更不失为一次难忘的体验。
要让孩子学会走路,我们就得彻底放手,让他们自己习惯跌倒。远方不远,心之所向,只有不惧怕前行,才能踉踉跄跄的抵达。
信息社会,超越了我们脑海所能思考的边界,它在我们生活中馈赠了太多便利。但要和它交朋友,就必须主动去寻找它藏在网络中的踪迹。
农民期待秋收,便会在春耕时把希望种在心田,与土地相约三季。我期待看到成熟的方向,便会在孩子们成长的时光里,把希望挂在天空,让他们自己伸手去触摸。
看似遥远是道难以逾越的门坎,可一旦跨过,便可用眼睛去丈量未曾到来的世界。
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要抵押青春去兑换学生的大好人生,怎么能在互联网抢滩中畏首畏尾?如果我们为人师者,占据不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又怎么能指引孩子们在未知的征途中驰骋?
数字时代到来,是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这种子裹挟着无畏,滋生出激情与执着。这个信息技术的代名词,注定会不甘平凡、出尽风采。
让乡村的孩子们心怀一份美好,竭力维持着这难得的好奇。借助信息技术,让“不惑”成为常态。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必是一份值得炫耀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