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艺术电影导演中,波兰大师级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直是我的偶像。当年拍纪录片入行,一直追求挖掘真实的人性,而后来他发现当人们面对摄像机时呈现出的往往并不是真实的自己,于是他的创作开始转向故事片领域,随后便拍摄出了震惊欧洲乃至世界影坛的《十诫》系列及《蓝白红三部曲》。而我,恰恰是从接触纪录片时才得以知道这个伟大的“电影诗人”。他的影像世界动人心弦,令人心向往之。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总是洋溢着浓浓的忧伤和愁绪,他始终关注个体生命的命运、他们的爱恨及人性的善恶。从他的电影影调风格和音乐气氛可以感知到他的悲观情绪,但在整体悲观氛围之下却没有传递过多的消极,而是引发观众对他所探讨问题的担忧及关注。他对世界观察细致,善于从隐秘的人类情感之中发现不易察觉的意义,并用诗意的手法予以展示给世人。不愧为电影诗人。
在这部《红色情深》中,基耶斯洛夫斯基用红色构筑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上演了一出关于心灵拯救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我们竟然看到,爱,穿越了时空!这是电影的诗意,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魔法。
瓦伦蒂娜是个阳光般热情洋溢、善良美好的女大学生、兼职模特,从电影的出场开始,导演就用周围的红色和柔和明亮的光线给她赋予了天使般的美丽心灵。她依恋着远在英国的男友,努力地工作、拍广告、走T台、练习舞蹈,是个生活充满阳光的天使。
瓦伦蒂娜撞伤了路上的一只牧羊犬,希达。她拿起地图,按照希达项圈上的地址打算去拜访它的主人。瓦伦蒂娜在地图上用手搜索着,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指尖慢慢移动,渐渐指到了照明的阴影区域,这正喻示着阳光的瓦伦蒂娜要走到一个阴暗的世界中去。那里有谁在等着她?
瓦伦蒂娜来到一幢小屋,这小屋几乎被黑暗吞噬,打开门,目力所及的也无不是压抑的气息。
小屋里住着退休老法官盖尔先生。盖尔先生在家中未经允许私自监听邻居的电话并对电话中的人们进行评判,并声称“在这里比法庭上看得清楚”,他是个郁郁寡欢的人,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伤痛。我们可以从影片中他的面部可怖的布光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冰冷,惨白的底光从斜下方向打上来,似乎十分冷酷而不可亲近。
他站在窗前向外张望的镜头中,窗棱也仿佛如枷锁一般,喻示着他对自己内心的禁锢。这是一个等待拯救的灵魂,等待被抚平伤痛。
瓦伦蒂娜的闯入,让老法官的内心起了波澜,他开始慢慢地向瓦伦蒂娜敞开内心。老法官对人性的邪恶、自私的一面的挖掘常常自鸣得意。而瓦伦蒂娜以她的“人性本善,这些都不是真的,有时候他们自己会有无力感”来反对老法官。
瓦伦蒂娜第二次来访时,老法官的院子门已经是打开的了(对照之前,黑夜中紧闭的院门),喻示着老法官内心的细微转变。
老法官冰冷的心开始被眼前这个内心纯粹、善良美丽的女孩所打动,渐渐地他开始发生了转变,而瓦伦蒂娜也开始向他倾诉起自己。
从老法官的面部照明可以看出柔和的红色是怎样一点点的感染了他,红色正是瓦伦蒂娜的颜色,她闯入了老法官的生活,用爱去感染着他。当瓦伦蒂娜第三次造访的时候,进门前,她抬头间就望见了远山美艳的落山夕阳,更是让人觉得内心温暖,营造出浓浓的浪漫和爱意。
在瓦伦蒂娜的邀请下,老法官从自己牢笼一样的小屋里走了出来,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他打开了尘封的车库门,开车上路,去看瓦伦蒂娜的T台演出。演出结束后,站在观众席位中间的老法官已经被红色的世界所包围。而他紧接着就和瓦伦蒂娜坐下,谈起了他内心中那段触痛他极深的那段往事。吐露完心事的他,竟拿出了一瓶包了红纸的梨子酒送给瓦伦蒂娜。从老法官手中传递出的红色在这里象征着他内心的转变。到影片临近结束的时候,老法官在家中照顾小狗、迎着刺眼的阳光到院门口去拿报纸、宽敞明亮的屋子,与影片开篇时形成了鲜明对比。到此为止,老法官彻底完成了自己的人物转变。
虽然年纪相差太多,但是老法官还是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纯粹、善良的瓦伦蒂娜,这个拯救了他的心灵的女孩。他甚至为了引起女孩的注意,而向警察揭发自己的监听行为,好让报纸把这则丑闻公之于众。
瓦伦蒂娜与老法官从彼此敌对到最终心无间隙,经历了互相试探到惺惺相惜的曲折过程。
从电影画面中两人所处的位置、姿态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柱子分割了画面;桌子造成了两人的距离),我们可以窥见两人之间感情的变化(两人的站、坐所造成的位置高低),故事的最终,两人的手终于隔着车窗贴在了一起(零距离)。
瓦伦蒂娜给了他的心灵注满了新的希望,而导演则给了老法官重生的机会。
片中的另一条副线是年轻法官奥古斯特的爱情故事,这个年轻人住在与瓦伦蒂娜的同一条街上,两人经常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年轻法官所经历的一切让我们恍然发现他竟是老法官的一个翻版,在经过了种种不可思议的巧合和难以置信的一致中,我们确信,奥古斯特正是老法官的年轻时代。
奥古斯特的这条线索从开篇一直贯穿电影始终,在瓦伦蒂娜的生活中,导演一直以长镜头的形式联系镜头始终的两个人,使观众确信,两人一定会有某种联系,实际上这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一直以来的“宿命”思想的表现。
直到最后一幕,奥古斯特和瓦伦蒂娜在海难中邂逅,之后的故事不难想象。这是导演让老法官的灵魂穿越了时空的阻碍,让两个人以年轻的肉体相遇在一起。这是给老法官的重生。正如老法官站在破碎的窗户前满含泪水向外张望,仿佛他看到了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直对人性、生命、善恶等人生终极问题的哲学关注一样,在这部《红色情深》中,也充斥着关于人性的探讨、善恶的诘问。
在影片中,从头至尾洋溢着的红色的世界正是瓦伦蒂娜的内心世界,她相信爱,拥抱爱,并以爱去融化一切冰冻的心灵。影片一直追随着瓦伦蒂娜的脚步,所以,我们所到之处正是一片充满爱意的红色。瓦伦蒂娜“博爱”的红色正是纯良人性的化身。而除了瓦伦蒂娜之外,我们吃惊地发现,人们都是生活在欺骗、猜忌、背叛、邪恶、疏离、孤寂之中。瓦伦蒂娜的男朋友米歇尔对自己的猜疑、邻居家同性恋丈夫对妻子的欺骗、偷听自己爸爸电话的女儿、孤寂的妇人及她狠心的女儿、背叛奥古斯特的女朋友以及发生在老法官身上的一些列爱恨……这本身也体现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人性的绝望和他自身的矛盾。
正如当瓦伦蒂娜第二次来到老法官的家中老法官对她说的那样:“你撞了我的狗希达,你为什么给她疗伤,送她回家?因为你不这样,你会内心不安,你会做噩梦,对不对?”瓦伦蒂娜含着眼泪,若有所思的微微点头。老法官告诉她,人性是自私的,即使做了善行,最后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伪善。瓦伦蒂娜大声说:“你错了,人性本善,这些都不是真的,有时候他们自己会有无力感。”然而,瓦伦蒂娜的答案似乎也有些无力。关于人性的善恶,在我国古代的哲人那里已经经历过太多无休无止的争论,而这也是让基耶斯洛夫斯基困扰的命题。
宗教也许是一个世俗人们认为能使人得救的救主,而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宗教的力量表示出了他的怀疑。就在此片中的一个段落中,瓦伦蒂娜在公园遛狗,而没想到希达突然跑到附近的一个教堂里,瓦伦蒂娜焦急地跑进教堂向神父求助,却发现狗儿已经跑出去了。我认为,这个看似有趣而不经意的段落,正表现出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宗教救赎人类的某种质疑。
在得知老法官监听的恶行之后,她毅然决定去邻居家告发他,但当她走进了那户邻居,窥见了更多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有些站立不住,她的心被刺痛了。画面中,走出那户人家,她差点跌倒,而前景黑色的铁栅栏门上的尖刺正试图吞噬她。这正象征着基耶斯洛夫斯基心中的矛盾,纯良的人性真的能拯救黑暗的人性吗?人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随着与老法官了解的增进,瓦伦蒂娜逐渐让他内心亮起了灯。桌子上的台灯被老法官亲自换了新灯泡而亮得晃眼,老法官泛着红晕的脸讲述着他无罪释放一个水手的故事,这是一个他拯救别人的故事。瓦伦蒂娜惊喜地发现,原来刚开始像坚冰一样“什么都不想要了”的老人也有温暖动人的一面。老人说:“我发现,对与错的分野往往在于一念之间。”这是一种仁慈,不忍心。”这是瓦伦蒂娜的解读,她走近,举起酒杯:“敬你!”她对老法官说。
在这个段落里,基耶斯洛夫斯基又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不可琢磨的反思。现代法律、监狱是以惩戒为目标,而非救赎。而他以老法官的故事,表达了他的忧虑。而对错是非往往在于一念之间,也反应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内心对于命运流向的无力感。
导演在这样茫茫无边的人性黑暗和无解的世界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纯美的天使瓦伦蒂娜,并尽力使这个世界涂抹地一片红色。在这样感情杂糅的电影中,导演最终还是安排了一个蕴含着希望和爱的结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经常传递出一个词语,叫“冥冥之中”,他相信冥冥之中的力量和安排。所以,在影片的结尾,那个贯穿始终但瓦伦蒂娜一直不得相识的“年轻版”老法官——奥古斯特终于邂逅了她。让这个故事的结尾虽然有些沉重,但是却也蕴含着希望。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个“电影诗人”,更是一个倾其一生来关注人类终极问题的“电影哲人”。这位哲人为了他的电影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在完成了巨作《蓝白红三部曲》之后两年,便以55岁的年纪离世,让电影界惋惜不已。但是转身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给我们留下的已经很多,《十诫》系列及《蓝白红三部曲》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关于人性、命运、善恶等等一切的人类终极问题一直是艺术家们探讨的命题,正因为人类对这些问题求索的和诘问一直没有答案,它们才如此地迷人,以至于每一次地追寻都让人的灵魂为之震颤。
而《红色情深》之所以令人难忘,也在于它给了人们关于人性善良无限的爱与希望。
, �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