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 二级公共营养师,制药工程硕士,专注于膳食与瘦身指导和咨询。
减肥药在过去盛极一时,当初是好多想减肥人的“福音”。火爆的原因:一是它的短期效果,二是减肥的傻瓜性——身体单方面承受药物作用,不用坚持做事养成习惯。当然,爆发的事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简单、暴力、直接的减下来还是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这一点很快就突显出来。
人体机制很复杂,能量物质的摄入、代谢,食欲化学信号的传导反馈,有助于瘦体激素的调控等等等等,似乎每个环节都可以根据它的调节机制和作用方式找到一个减肥的突破点,给与相反或抑制作用就可以达到。
暴力的手段往往会产生暴力的效果,减肥药毕竟还是药,是药三分毒。现在好多人谈减肥药“色变”也不无原因。但是在减肥这件事情上,想快点瘦下来“不择手段”的基数也不容小觑。
减肥药的高潮退却后,留下的是人们吃一堑长一智的心理防线,防止一切入口的都是减肥药。这种心理可以理解,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不具备分辨是药还是食品的专业能力的。在实际的咨询过程中,Crea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对于此,Crea的一个小方法是利用网络搜索,根据给出的成分去百度,去Google。另外,微博、知乎等门户的搜索也是一个获取信息的途径,只要区分广告便好。
当然,我们不一概否定减肥药,因为对于一些病理性的肥胖,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比较常见的,确实也给很多人带来好的效果。只不过,临床上应用的药物和我们思维中的减肥药不是一个范畴。生活中的减肥药,更多的还是通过限制食欲、或者催吐,导泻的极端做法。而有些不是减肥药的减肥产品,虽未以“减肥药”冠名,作用类似。我们更多的还是通过它们的减肥途径和原理来区分吧,而获取的方式同样是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