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前言:
“焦虑”这个话题,不管是谁,不管是你处于哪个人生阶段都有可能会遇到。更何况是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每天都要被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所轰炸,大脑会很容易出现缺氧的状态,不由自主地陷入焦虑当中。那么你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墨舟
其实在几百上千年前,古人就已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样的道理告诉了我们。
心安定,得自在壹
人生为何会有烦恼和痛苦?
是因为我们一味的迷失于老子所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提到:“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对于常人来说,“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
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也不得片刻的安宁。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像生了病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自己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执着得越多,我们就越得不到自由。
人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欲望的,但我们可以学会驾驭自己的欲望。这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来修一颗“安定心”。
正所谓“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只要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轻松、自在。
舍得放下,得快乐贰
苏轼的人生可谓是坎坷颇多,因为才华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
虽然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挫折,苏轼落魄而不落志,依然乐观面对生活,靠的就是舍得放下,并且看破人生。
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那时的海南可不是旅游胜地,而是古人称为“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的鬼门关。苏轼到了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处境是要多惨,有多惨。
而苏轼却在家书中,跟儿子这样说道:“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苦中作乐,也莫过于此!苏东坡最大的才华,就是当个人命运被现实毫不留情地碾压之时,他却舍得放下过去,用具体而微的快乐,去化解那些不能言语的巨大悲伤。
古语说得好:“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你有多少快乐,取决于你能放下多少对执念的追求,而能守得几许内心的平静。
心平静,无挂碍
叁
正如苏轼自己在词中所写:“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要做到不被身外之物、之事所困扰,最好的方法便是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但内心真正的平静,并不是你静坐一段时间便可以轻易达到的,还是需要你用一颗平和的心看待人间的万物万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超脱于常人?
需要我们“心无挂碍”。孔子曾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如果我们能够不为过去的事而后悔,也不为未来的事而忧心,只将心思关注现在,那么我们就会少了很多牵挂,心平静才可至“心无挂碍”。和古代那些拥有大智慧的先贤相比,我们现在的担心和焦虑就显得渺小多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仍需要继续修炼自己,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心平静,可寡欲
愿舍得,得快乐
心安定,获自由
顺其自然,不如手执墨宝
可静心觅自由,也可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