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18)

34

【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章旨】:本章是孔子教子张如何从政当官的学问。

注释】:子张,即颛孙师,字子张,孔门弟子之一。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学干禄:即学做官。于是求,禄是薪俸、官位。多闻:多听事理。阙疑:对疑惑的实力宁阙不说。阙是缺、略,有搁置的意思。慎言:谨慎的说话,其余,阙疑之外的无疑的部分。寡尤:寡是少,尤是过失或责怪。殆:危险。

【语译】:子张学做官为政的道理。孔子说:“多听别人说的,有怀疑的把它搁置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的说,便可减少外来的责难;多看别人行事,自己心理认为不安的把它搁置一旁,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的实行,便可减少内心的悔恨。说话少过失,行为少悔恨,薪俸、官位这些福报就在这里面了!”

【释义】:

“子张学干禄”,子张想向孔子学如何能得到禄位之道或者说从政之道。干是求,禄是禄位,也就是通过从事政治得到禄位。于是孔子授其求禄之道。

第一点:“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闻就是博学,学无止境,虽然是博学,仍然有不完全了解的事情。这就叫疑,有疑惑。阙,当空字讲,把疑空出来,有疑惑先存着,存疑,不要急于妄加论断,阙疑就是存疑的意思。“慎言其余,则寡尤”,针对上面讲的疑的部分是先存着不说,其余就是疑之外没有疑惑的部分,还要慎言,就谨慎的说,平和的说,恰当的说。不能认为自己所知了,就故意炫耀,滔滔不绝。一不小过了,就可能产生过失。所以要慎言,才能少过失,即“则寡尤”

结合我们的生活工作,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平时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事,而每一件事都会涉及到是非对错真伪,尤其与利益相关的事情,一下子不能完全明确的,需要我们去调研分析判断的事情等等。而每件事背后夹杂的都是各种各样复杂的人心。人心有贪婪、傲慢、嫉妒、恐惧、懦弱、虚伪、狡诈,不同的人心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说有利于自己的话。尤其作为领导人或者决策者,你的决策要依据各方传递上来的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特别需要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怎么实事求是。一、“多闻”。不偏听,要兼听,广泛的听各方的述词,并一一去核实。二、“阙疑”。对于没有足够确实依据的部分,不要过度主观臆断,或受自己的情感偏好影响。比如村里有一个调节纠纷的岗位,那么调解员面对纠纷双方甚至多方各自的述词,甚至有些是很激烈的冲突,各执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调解员就要保持足够的冷静,中正,客观。方能从众多的说辞中捕捉到真正的真相,做出公平的裁断。

虽然这边是讲为政做官的学问,要多闻,慎言。事实上做学问,著书立说讲学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学习经典,对经典每句话的理解,都要用心参悟,如阳明先生说的要“正诸先觉,考诸古训”。我的老师曾跟我讲,出去做分享时,每句话背后都要有经典的依据,切记过度自我发挥,一不小心,就发挥到邪说去了。所以,“多闻阙疑”告诉我们在平时要大量的积累,博学多闻,引经据典,融汇贯通,这样不容易落入狭隘和固执己见。对待自己仍有疑惑的一定要先放在一边,等以后领悟了,弄明白了再说。“慎言其余”则即便没有疑惑的地方也要谨慎的说,一则自己认为没有疑惑了,可能只是自己的境界不够高、眼界不够远,在当下的眼界智慧的角度认为没有疑惑了,并不是一定就是正确的。还需要保留一份谨慎,谦卑。二,若不慎言,就容易失去中正平和,骄傲自满上来,就很可能演变为“大放厥词”,产生过失。所以古人一直说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此,方能常保警觉,慎独,中正平和,减少不必要的过失。而因为这边请教的是为政做官的学问,那么这个“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可重点用在广泛的学习调研以及说话的艺术上,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中正不阿。

第二点:“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殆是危的意思,危而不安,心不安。不安也是因为心有疑惑,多见是见得很多,对所见的事情,有可疑之处,有疑惑,这叫心不安,心不安就不敢行,要慎行。一直到疑惑都解决了,疑虑都没有了,我们才能安心去行。这是“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其余”是对没有疑惑的,我们心能安的这部分。对于这部分没有疑惑的,能安心去行的事情,我们也要慎行,谨慎地去行。不能够骄慢,不能够放逸随便。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侧重在闻与言,“多见阙殆,慎行其余”侧重在见于行。而入世的学问,就在于言与行上。说话要谨慎,否则就会祸从口出。做事要严谨,否则就会破绽百出。古往今来,无数臣子因说错话做错事而掉了脑袋,如今虽然不会掉脑袋,但也足以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闻与见相比,见比闻更真切,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光多闻还不够,还要多见。光自己思维上明白,确定无疑还不够,还要用实践来验证。

言与行相比,言只是说说而已,而到了行为层面,则程度更进一步了。就会直接带来相应的后果。必须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

言在行前,而在言之前的就是意,慎就是意的维度。慎言、慎行是在言、行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存一个慎的心,缜密的思量,多闻、多见、阙疑、阙殆。并用良知去掂量,避免一切恶言恶行。言是口业,行是身业,慎是意业,这样身,语,意三业皆清静无染无惑谨慎,所言所做的都是符合时势、道义、规律,必定能“言寡尤,行寡悔”,那么自然事业顺利,福禄双全。

因此,孔老夫子指点子张的也是指点我们所有人的就是最切实可落地的人人可去用功的修行入手处,即身口意三业的修持。在儒家也叫持敬慎独、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颜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功夫。念念存觉,觉察自己的身语意,有没有偏离中道,落入偏执、邪妄中去。这个功夫我们随时都可以修炼,但是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回到清静无念无贪嗔的状态,提起觉知。这样我们的觉知就像一个杀毒软件一样扫描着我们身口意,不让虚妄之心冒出来,肆意妄言、妄行。

最后一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样说话少过失,行为少悔恨,薪俸、官位这些福报就在这里面了。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修好自己的德行,谨言慎行,没有过失的言语,没有悔恨的行为,禄在这些言行之中了。什么叫禄就在其中了,而不是直接说禄就可以求得了。“禄在其中矣”,意思是不必求。若你的言行符合天道,这些自然就会有,就包含在里面了。也就是前面的“言寡尤,行寡悔”是因,有了这个因,后面的禄是自然就有的,不求自至。

朱子在注解中引程子的话,“修天爵则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谨,得禄之道也。子张学干禄,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无此问矣”。程子讲,“修天爵则人爵至”。天爵和人爵出自《孟子•告子上》篇,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终亦必亡而已矣。”

我们求禄,古代比较高的追求就是要求爵位。爵位有两种,一种叫天爵,一种叫人爵。天爵就是指我们的德行,德能配天。有仁义忠信,能乐善不倦,就是助人为乐、断恶修善没有疲倦。这个德行就是天爵,天认可尊重我们,天下百姓尊重认可我们。公卿大夫叫人爵,是人授予的爵位、官位。古人是修其天爵,修他的德行,自然就有人爵授予给他,有其德就有其位。人家看到他有这么高的德行,无不钦佩尊重,所以推举他出来当官,他就能够真正为民服务。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意思是,慢慢的演变成为修天爵是为了得到人爵,而人爵一旦得到,天爵就不要了。为什么,因为修德的目的不纯粹,更在乎的还是名利地位啊,只是必须要有德行才能有。所以,就先修德。而一旦得到后,就把修德忘了,把对百姓的责任忘了。只知道自己的享乐了。甚至后面更有甚者,就要人爵,天爵也不要,用贿赂的手段乃至各种卑鄙的手段获得官位。最终能不能得到?可能能得到一时,但早晚会失去。因为天爵失去了,人爵也会失去,我们的德行要是没有了,禄位也会跟着消亡。古人讲,“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求福避祸的道理,唯有断恶修善,就是孟子说的修其天爵。

程子引孟子的话来讲,“修天爵则人爵至”。我们真正修德行善,必有禄位,就有这个福,禄位就是福。福得修,不修哪来的福?所以讲福德,福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上。“君子言行能谨”,就是孔子说的慎言慎行,身口意三业成三净业,持中居敬,这便是得禄位的方法。但这里还有个心要得禄位。这是落入到孟子说的第二个层次的人了。即“修天爵以要人爵的人”。心中有人爵,有功名富贵,所以去修天爵,能够言行谨慎。这样能不能得到禄位?能得到。因为有其因必有其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但这里落到了第二层次了,心中还有求禄位的念头。子张就有禄位的念头。他想跟孔子学怎么求得禄位。孔子把这个道理告诉了他,只要如理如法的求,就能求得到。但是也点了他不要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求。心要定下来,不能有妄求的心。只要慎言、慎行,天爵修好,人爵自然有。就算没有,也不必有任何遗憾,只要能以身示道即可。

如颜回、闵子骞,孔门弟子里德行第一的。他们有没有可能提出这种问题?没有,绝对不会问子张问的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想求得禄位。除非为了天下百姓,比如他们的老师如果遇到仁明的君主,有机会可以匡扶天下。我相信他们也会跟随老师去奉献自身。但没有遇到这样的仁君,那情愿不为官,情愿安于箪食瓢饮陋巷的生活。真正把功名富贵看作浮云。深入圣学,一心求道,不被利禄所动。所以修的是纯天爵。那么有人疑惑了,“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禄位者”。像颜回、闵子骞,他们没有得到禄位,譬如颜回,这一生这么贫穷,箪食瓢饮在陋巷,而且三十岁就夭折了。他修的天爵是最好的,这么多弟子里,为什么他有天爵而没有人爵?他不得禄位,在我们世间人看没有福报,为什么?我相信是人间的福报太小了,他的德太厚了,去天上享受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成就了他的道业,成为了千百年来修道学道人的典范。人在世的禄位再大,也有尽头的,生命都要走向终结。但有多少人走了之后,还能被人记住的。颜回虽然在世没有享受到物质上的俸禄,但是却永远被世人记住,成为复圣,与孔子一起享受后人的祭祀。这就是天爵天禄。

因此,“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告诉我们修行从身口意三业入手。持敬守中,多闻、多见、阙疑、阙殆,谨言慎行,断恶修善,减少过失。则自然“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同时对“禄在其中矣”的深度思考,也让我们从中领悟“修天爵者,人爵至”之不求之求才是真正的求之道。作为君子的方向就应该“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忧贫”,不为衣食禄位而忧,为能否修道成道而忧。而真正的修道不在远方,道就在当下,就在五伦,就在每天的每一件人事物中,就在当下的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中。制心一处,慎独存诚,念念归道,每个当下守好自己的身、语、意,不失中道,精进不辍。

 

学修思考:

(1)请用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的理解。如有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试举例说明。

(2)请用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的理解。如有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试举例说明。

(3)请用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的理解。并谈谈对您个人人生方向有没有一些启发。



妙行:2020.10.2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19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0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567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5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19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0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66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8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2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2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8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61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