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我最近工作很迷茫。
师傅: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徒弟:挣钱养家。
师傅:你困惑很正常,因为你工作欲望的水准太低了。
徒弟:工作欲望水准,我还没有想过。
师傅:这话得慢慢说。
我们回到七十多年前,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的理论,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马斯洛原理。马斯洛原理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这就是我们通常熟悉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尽管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在当时的工业社会提出了超前的理论模型,但当今处于智能互联网时代,我们用这一理论确实非常的应景啦。
从这个基本的模型出发,为了更好地说明劳动欲望对人才管理的价值,我这边摸索出了一个对应的七层次欲望水准,师傅补充说道。
我们再来看一下,不同的欲望水准对应的物质、精神要求及服务范围。
现在来对照一下,你的工作欲望水准是养家糊口,是处在第一层次的,难怪你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你感到迷茫丝毫也不奇怪。
徒弟:师傅,那我们研究的人才管理在欲望层级上要从哪一级开始呢?
师傅:这个问题很好,你记住,人才管理研究的对象一定要达到自我实现的层级,也就是说劳动欲望要达到5级以上。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的对象在1-4级,人才管理要关注的对象,他的劳动欲望至少要到5级,达到自我实现的工作意义后,他真正的才能成为人才,真正地才能为组织、为社会贡献,否则,他的能力只能帮助他满足谋生的需求。
徒弟:那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欲望层级呢?
师傅: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你就问他为啥选择这份工作?你听听他怎么说,如果他像你一样回答,你选择他做高层的时候就要慎重了,他的境界没到。如果他回答说,他喜欢这样的工作,他觉得有意思,他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难题,那么,他的劳动欲望与你提供给他的职位相符,可以考虑作为后备人选,再看看他的能力、阅历、价值观等方面的,与咱们提供的岗位、组织的吻合度有多高,最终来判断是否为理想的人选。
徒弟:师傅,你能否举一个劳动欲望在“对社会贡献”方面的例子呢?
师傅:大家都熟悉的万科的王石,他在穿越南极后发现,南极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冷,得知是气候变暖所致。再了解房企使用大量木材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因素之后,他就推动企业致力于碳减排工作,且为此立下军令状,积极推动产业化住宅开发,减少木材使用量。你来看一下,从这件事情上来看,他关注的层面在哪里?社会,致力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
徒弟:原来从他们做选择就能看出他们的劳动欲望层级,真是太神奇了。
师傅:那接下来谈谈你工作的困惑。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徒弟:我想我遇到了承担更大责任方面的困惑,曾经有机会摆在我面前去担任更大职责的团队负责人,我却因为家庭孩子等方面的借口拒绝了,以至于我现在还工作在普通的岗位上。我很想提升,又担心提升后自己能力不够。
师傅: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关键是你想提升的决心有多大?你想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吗?
徒弟:我不确定。
师傅:等你想清楚了再来找我吧,我再给你辅导如何发展能力。
是的,我就是本文中的徒弟,其实,经过和师傅的对话,我基本能清楚了我迷茫的原因。我的心没定,我没有确定下来我的工作目标或工作意义。
我只是在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就像一日三餐,我品尝不出特别的味道,但也舍弃不掉。
回归初心,寻找作为地球人的使命,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接下来的几天,我需要思考的是找寻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进而明确我人生的使命。
这真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好吧,我们改天再聊。